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23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关系问题研究,与马克思哲学本质的界定直接关联。针对这一问题的传统研究范式变革的内在性在于:把问题研究内含的马克思、费尔巴哈两相间的关系放到马克思、黑格尔、费尔巴哈三相关系中去考察,摈弃前提、结论倒置的循环论证法,从内涵、外延两个层面把握一手材料的使用来源,并由纯粹的单向路径转变为复合的双向路径。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离台内渡的台湾进士、作家施士洁与海峡两岸诗社文学活动的考证,论述了施士杰对婆娑仙籁吟社、菽庄吟社、寄鸿吟社等诗社发展的贡献。以此证明台湾和祖国大陆是同文同种、同根同源。从而使“文化台独”的言论,不攻自破。台湾和祖国大陆都是在共同文化的基础上建构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93.
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不仅能促使潜在生产力的转化,更能形成人际交往圈,促进教育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本文探讨了教育科研成果推广过程中交往圈的形成及特点、运行机制、交往方式,以期探明教育科研成果推广过程中的交往与日常人际交往的区别,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4.
湖南北部以洞庭湖为主体的洞庭湖区 ,由于自然条件的相似性和人类长期活动的关联性 ,已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环洞庭湖经济圈 ,常德市为这一经济地域的一部分。因此 ,实施常德市与环洞庭湖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应坚持 :生态为本、治水为重、保护性开发 ;优化结构、明确功能、点轴带发展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阶段性推进 ;规范政策 ,科学规划 ,湖区一盘棋  相似文献   
95.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体制日趋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城市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那就是城市群(圈)的涌现。城市群(圈)的发育和发展,要求有完善的交通、通讯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支撑,需要大量的投资。  相似文献   
96.
淮南市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淮南市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淮南市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中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对策。  相似文献   
97.
西部大开发与成渝经济圈建设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大开发必然要求优先发展西部重点中心城市 ,以形成增长极核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从分析西部大开发条件下成渝经济圈建设的必要性出发 ,提出建设成渝经济圈的总体目标及遵循原则 ,并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加快成渝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
殷玮璋 《河北学刊》2006,26(4):89-97
目前,学术界公认中国历史上有个夏代。但由于文献记载太过简略,使后人对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寄希望于考古工作者从地下找到夏代遗存。然而,在夏文化探索中,由于研究者的思路与所用方法不同,故而得出的结论也明显有异。由此,出现争论与分歧。于是,如何鉴别相关结论是否合理可信就成为学术界同人思索的问题。本文在对夏文化探索的现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围绕文化因素分析法与都城分析法,对分歧及其缘由作了详细探讨。文中还就坚持正确思路,采用科学方法。按科学规程操作对夏文化探索工作的重要性,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9.
微信及其用户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微信公共账号的产生则赋予了其更多的媒介特质,也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践。微信公号具有大众传播属性、人际传播功能和交互式传播特点,它体现了传播学研究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强关系理论和受众碎片化趋势。同时微信公号传播也存在诸多困境,可以从定位、媒介融合、互动、推广、监管等方面进行改进,实现其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0.
基于熟人关系的微信社交是网络化条件下新兴的社交模式。微信圈子来源于现实社会圈子,呈现差序格局空间结构。借助微信朋友圈分享行为,大学生实现了熟人网络社交空间中的“自我呈现”。对某高校大学生微信朋友圈分享行为的动因分析发现,以“已”为中心的“自我主义”是分享行为的思维特征,修饰、共情、陶醉、利他等四个维度的内因与外因共同影响着分享行为的行动逻辑。“克己复礼”是大学生微信朋友圈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慎省、慎辨、慎言是规范分享行为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