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6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41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230篇
理论方法论   95篇
综合类   1263篇
社会学   2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邓百意 《兰州学刊》2009,(12):180-183
场景作为诸叙述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是衡量叙事艺术成就高低的一个标准。中国古代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世情等各类题材的小说,无论是以语言为表现重心的“文场”还是以动作为表现重心的“武场”,都构设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审羡风范的场景范型。这些典范场景不但构成了小说的核心趣味场,而且在结构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艾什诺兹多部小说的创作在对生活世界和异域空间的展现中都表现出反常的特征?:遥远的异域空间召唤的是司空见惯和衰败残破的景象,而身边原本熟捻的世界却是奇异陌生的,奔走游弋于这些地理空间的人物只能是一批虚假的游客和无家可归的人。艾什诺兹独特的地理叙事艺术地再现了后现代社会人的生存困境,同时也传递着作家对人的生存出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73.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an exceptionally well-documented law case from the 1650s to offer a fresh perspective on the English experience of Atlantic settlement during its early years. It argues for the centrality of the Essex county quarter sessions court in the building of neighbourhood on the geographic and cultural margins of the Massachusetts Bay colony. By focusing o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at Cape Ann, the analysis reveals aspects of state building through a common law judicial process which was just as important, but less readily apparent, in other settings. The article addresses three major historiographic areas, engaging with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on English neighbourhoods and English adaptation to the American environment, on the significance of witchcraft or maleficium in English societies, and on the nature and meanings of law, law courts and judicial process in the building of communities. Case documents also enable the use of some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of literary analysis related to the study of narrative, arguing that judicial verdicts selected and suppressed aspects of local stories elicited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investigation in order to craft an account of local neighbourhood that suited a broader cultural narrative of Massachusetts Bay’s political consolidation during the 1650s.  相似文献   
74.
汉乐府诗歌叙事的目的是为整个作品的抒情发挥铺垫存托与渲染深化的作用。其叙事的戏剧化特征,使汉乐府叙事诗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而文人特别是魏晋诗人对汉乐府的借鉴与创新正是首先基于其抒情性。  相似文献   
75.
赋体叙事研究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生 《云梦学刊》2011,32(5):101-103
赋体兼具小说的叙事性和诗歌的抒情性,赋的叙事性既体现在"赋"字铺陈的本义里,也体现在它的题材、手法、与体式上。古往今来的赋论家们对赋的叙事性也不乏零星的认识,但叙事研究相当薄弱,甚至可以说是刚刚起步,一些关键性的、全局性的问题尚未解决,全面系统地考察赋体叙事的成果尚付阙如,理论的更新也该提上研究日程。近年来引入并兴起的空间叙事理论为赋体叙事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赋体叙事可以在赋体本质与叙事、赋体表现手法与叙事、赋体体式结构与叙事、赋体题材与叙事、赋体叙事的源流衍变等五大方面进行深究。  相似文献   
76.
莫言仅用43天的时间就创作了近50万字的《生死疲劳》,其创作速度之快、文本之厚重、情节之复杂都令人惊奇。《生死疲劳》的成功与莫言独特的叙事策略密不可分,"六道轮回"的叙事模式、灵活多变的叙述视角以及怪诞传奇的叙事情节,不单是吸引读者的因素,更是文本构造的支柱。  相似文献   
77.
清代乾嘉时期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由理学迈向朴学之重要转型期,也是中国戏曲评点理论发生转变的关键期.清代戏曲评点在清初顺、康年间达到鼎盛,乾隆以后又迅速走向衰落.较清初而言,乾嘉时期的初戏曲评点在延续中有变化,主要表现在:戏曲叙事结构理论的延续与变异、形式批评的崇尚和反剧场化的艺术追求.这是时代思潮规训和文人戏曲评点家忽视戏曲综合性艺术的"类"特征二者合力的结果,标志着古典戏曲评点日渐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78.
迄今为止,《穆天子传》的撰者、成书年代、文本性质等,均可谓学术疑案。从叙事动机出发,依据战国初期前后相关文献的巨大差异,可以认同此书源出赵国后嗣对祖先的追崇。《穆天子传》体式近似起居注,风格却呈现恍惚无征之态,它既非信史著作,亦非上古神话抑或次神话之类。基于社会风尚和读学心理来审视,穆王故实在虚实相生中形成的小说境界,曾一度受到战国末期神仙思维、汉晋时世造仙运动先后影响,最终在历史误读中造就了后人所谓的神话品格。  相似文献   
79.
《史记》和《汉书》的比较渗透于方方面面,早期的比较研究多以优劣为重,后期开始侧重于二者的异同及异同关系的研究。两汉时期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文学开始由功能性向审美性,由抒情性向理性,由不自觉向自觉的转变。通过《史记》、《汉书》的对比解析,可窥见两者在文学创作中叙事风格异同。  相似文献   
80.
库切近作《凶年记事》以书中主要人物C先生为视角,深刻揭示了当今社会民主进程中有关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存在的霸权现象,大胆挑战了普世的理性法则和价值标准,对人们的心理乃至生理上产生的矛盾和困惑做了客观深入的描述。平行发展和交替的多重叙事线,在对立和互补的叙事背后呈现多层次的阅读视野。在对当今黑暗世界的拷问中,库切开启了读者思想的闸门,并以其敏锐的观察和深度的反思唤起了人类对理性价值的思考和对各种隐性霸权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