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51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90篇
人才学   5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509篇
理论方法论   120篇
综合类   909篇
社会学   156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122.
苏一星  王花 《兰州学刊》2007,(12):96-98
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民间法"必须实现于各种社会关系中.基于提出"民间法"研究的不同视角,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参与者无论在类型上、参与方式上,还是在含义上均有别于与之相对应的"国家法"中的法律关系主体.通过对"民间法"和"国家法"中的社会关系主体进行比较分析,具体明确"民间法"视角下的社会关系主体,是关于"民间法"含义的最好的说明方式,也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对"民间法"研究的意义,以及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3.
据《魏书·西域传》记载,高昌国“俗事天神,兼信佛法”。高昌民间信仰的“天神”属于火袄教。据敦煌吐鲁番文书,高昌城及附近乡镇分布有火袄教寺庙,其中一座名叫“丁谷寺”。丁谷寺供奉的是高昌火袄教神袄——丁谷天。吐鲁番著名佛教石窟——吐峪沟千佛洞所在地,也即《西州图经》所谓“丁谷窟”。1981年吐鲁番文管所在吐峪沟发现一个火袄教徒的墓地,长60、宽20米,在吐峪沟乡之南2公里处。今称“吐峪沟玛扎墓地”。  相似文献   
124.
中日傩文化的源起与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傩(nuó)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其由傩祭发展为傩舞、傩戏,融进了佛、道文化和民间游艺成分,并由宫廷走向民间。还传入日本,对日本年节、祭祀文化影响深远,特别是对日本古典艺能之代表———能乐的发生、发展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5.
中亚五国的经济形势及其与中国新疆的经贸合作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中亚五国经济在总体上正处于稳定回升和持续增长的势头 ,在国民经济运行中也体现出一些新的动向。这对与中亚五国有着密切经贸合作关系的中国新疆来说无疑是个发展经济的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126.
张煜 《江苏社会科学》2007,6(6):166-170
本文从中美两国外交发展的历程比较谈起,提出前瞻性概念,揭示中国外交从"幼稚"逐渐"成熟",由"被动"走向"主动"过程中存在的前瞻性问题,并且进一步发掘其根源,从而为我国"前瞻性"外交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7.
黄婕 《公关世界》2022,(2):125-126
大学阶段是塑造个人三观的主要时期,也是培育家国情怀的关键时期.中国在新时代所展现出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精神以及取得的发展成效,都为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素材.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也被赋予了提升青年责任担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培育合格时代新人的现实价值.文章就学校、家庭和个人层面的培育路径展开研究,旨在凝聚成"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128.
中国历史上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国家与社会浑然不分的典型,这与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和文化传统有关,也是人的本性在一定发展阶段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本文把这一过程称为国家社会化,并且初步探讨了中国国家社会化的内容和形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9.
李喜蕊 《理论界》2007,2(12):92-95
18世纪的英国是离婚法改革的前夜。旧的离婚法顽固地的限制着人们的离婚行为,新式便捷的离婚习惯却逐渐成为被人们普遍认同的规则,这种在社会中衍生为社会所广泛接受的习惯法的广泛存在显示了大部分的离婚行为游离于国家法律之外。通过梳理18世纪离婚的国家法与习惯法,我们可以看到新旧观念的冲突和新旧力量的消长。并可以发现其所孕育的19世纪离婚法改革的必然趋势,体会习惯法和国家法的对立、妥协以及推动制度创新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30.
中国腐败问题的滋生和蔓延既有现实的因素 ,也有传统性的根源。本文从古代中国政治统治制度的根本性特征———家国同构着眼 ,考察建构在其上的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严密的官僚管理体系、单一的德治主义的政治治理模式和人治的统治传统 ,分析它们与产生传统政治腐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