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1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94篇
管理学   8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2篇
人口学   69篇
丛书文集   1149篇
理论方法论   360篇
综合类   5963篇
社会学   212篇
统计学   1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444篇
  2013年   433篇
  2012年   459篇
  2011年   520篇
  2010年   443篇
  2009年   486篇
  2008年   496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599篇
  2005年   575篇
  2004年   542篇
  2003年   481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英语原是日耳曼语族的一个小语种,经历了“词形变化完整期”、“词形变化消减期”、“词形变化消失期”三个阶段,其发展饱受了多种磨难,最终却发展为当今公认的“全球性”语言。由此可见:语言无论大小、强弱,都没有优劣和贵贱之分。只要广泛吸收、融各家之长就能强大起来。这些值得我们汉语借鉴。  相似文献   
72.
《墙上的斑点》是世界意识流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是一篇由一个“重要的瞬间”构筑而成的小说,通篇铺陈的是“我”在斑点的触发下细密的感触和绵延的意识,透射出作者幽雅而深邃的哲思,小说凸显了伍尔夫创作的现代理念,是文学走向人类本体的艺术探索。《墙上的斑点》是意识的流,是生命的真,是人类的心曲。  相似文献   
73.
从《畲岚山》长歌看畲民显现的扬善惩恶观念和爱情观、鬼神观的变迁 ,表现出畲民对社会、对自己认识的深刻变化 ,切合历史社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4.
论企业逃债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我国企业逃债的主要手段和方法进行了一定概括 ,进而指出企业逃债的严重危害性。然后 ,在阐述我国治理企业逃债的现有法律制度并对其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5.
温庭筠的词创作以其众多的表现手法,艺术构思上的显著特点,含蓄清空的抒情方式,以及遣词造句之功与音乐性,开拓了词的创作道路,并对后世词的发展以悠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介绍素质教育带给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巨大影响的基础上 ,详细地论述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意义、基本过程及关键环节 ,文章认为具备了易用性、高效性、专业性及可扩充性等特点的网络课程对于实现自主创新性教育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77.
在企业所有的经济资源中 ,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 ,它是凝聚在广大职工身上的知识、技能及表现出来的能力 ,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传统会计将耗费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各项支出定性为一种“消费支出”或“非生产支出” ,作为一项费用来处理 ,人力资源信息不能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得以很好地揭示和披露。正确地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 ,把耗费在人力资源上的支出作为一项资产 ,将其作为一项投资 ,列入资本性支出 ,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充分地揭示和披露 ,可以满足广大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  相似文献   
78.
文章指出了企业现行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岗效工资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岗效工资是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79.
论以德治国     
以德治国是新的治国方略,它既体现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一德治的意蕴,又是毛泽东以来几代国家领导人不懈探索的结晶。从毛泽东首倡的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再到江泽民的以德治国,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略逐渐走向成熟。贯彻这一治国方略,应从以德治党着手。  相似文献   
80.
王树林 《唐都学刊》2004,20(6):144-148
中共"七大"前后,毛泽东的美国观经历了赞扬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到深信美国"实在是一个敌对性的帝国主义"的戏剧性的推演;美苏关系是毛泽东的美国观推演的国际背景,而美国对华政策则是毛泽东观感、认知和评价美国的基本尺度;毛泽东的美国观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又兼备革命现实主义的特征,它显现了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情结与现代化追求之间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