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31篇
  免费   1806篇
  国内免费   572篇
管理学   4279篇
劳动科学   690篇
民族学   1572篇
人才学   1347篇
人口学   232篇
丛书文集   15732篇
理论方法论   3653篇
综合类   44551篇
社会学   8343篇
统计学   810篇
  2024年   313篇
  2023年   1208篇
  2022年   870篇
  2021年   1462篇
  2020年   1729篇
  2019年   1458篇
  2018年   718篇
  2017年   1269篇
  2016年   1539篇
  2015年   2540篇
  2014年   5726篇
  2013年   4368篇
  2012年   4735篇
  2011年   7354篇
  2010年   7808篇
  2009年   7487篇
  2008年   6437篇
  2007年   4560篇
  2006年   4125篇
  2005年   2921篇
  2004年   3049篇
  2003年   2479篇
  2002年   2035篇
  2001年   1670篇
  2000年   1151篇
  1999年   606篇
  1998年   391篇
  1997年   287篇
  1996年   253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22.
咒语现象是《麦克白》整出戏剧极富魅力的表现元素。它既为剧本奠定了一种神秘而阴森的基调,同时确定全局总纲,为剧情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咒语与主人公的性格、行为以及内心活动、命运走向息息相关,并最终导致麦克白命运悲剧的发生。集众恶于一身的女巫是咒语现象的主体,艰深晦涩、言辞激烈的诗体是咒语的具体表现形式,咒语的预言性质笼罩全篇,影响着人物的内心恶念,推动剧情发展,成为贯穿全剧始终的主题线索。  相似文献   
23.
《系年》作为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竹书的第二辑,为战国之际的历史文献语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系年》中虚词"焉"字的用法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其"焉始"形式已经在此文献中被作为固定格式使用;"焉+动词"的形式同样具有其独特的语法特色。"焉"字在楚系文字中不同的书写形式以及较为特别的语法用例,与传世文献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24.
中英1894年签订《续议滇缅界、商务条款》,条约前5条是关于定界的规定,划定了除中缅北段未定界以外的边界。由于对有效占有的理解、条约文本、以及地图的失误,中国反而丧失了实际管辖的小江流域,也遗留下南段未定界。中缅近代遗留的南、北两段边界争端,除近代欧洲列强侵略原因外,也源于中国对领土划界、国际法领土取得和变更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准确。因此,及时理解国际法有关领土理论的产生与变更、在积极运用国际法解决边界争端之时更谨慎地注意技术上的细节,才是真正解决国家边界争端的恰当方式。  相似文献   
25.
26.
目前学界对"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的理解千差万别,这既有词语训释上的原因,也源于理论认知方面的差异。经由辩证诸种注释歧义,并结合《天论》篇政治哲学的文本性质,可以看到此句所蕴含的理论问题:其一,荀子区分了"天"(自然之天)与"道"(礼义之道),并分立了二者在达致合理的政治秩序上的价值。其二,就政治体系而言,政治秩序的达致需要政治角色履行相应的政治职能。荀子所理解的"官人"与"圣人"在政治职能上有本质差异,一者在"守天"(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另一在"守道"(持守、遵循礼义之道)。辨明"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一句的意涵,有助于深入理解《天论》篇的理论主旨与义理脉络。在《天论》篇中,"自为(圣人)守道"是"明于天人之分"的必然要求,也是"制天命而用之"的根本前提。在荀子看来,只有"道"才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天"只是治理天下的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27.
28.
29.
《五卷书》是印度民间文学的经典著作,其中的很多故事流传于世界各地。《五卷书》对哈萨克民间故事有着深刻的影响,两者在动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类型、思想主题等方面都很相似或者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30.
理论范畴的准确性必须建立在确定的外延基础之上,但散文是多种亚文体的综合交错,恰恰缺乏确定的外延,这就造成了现代散文理论十分贫困.建构散文理论的当务之急,一是在错综复杂的外延中确立基本范畴,在矛盾转化中衍生新范畴、亚范畴,构成自洽的、有序的散文范畴系统,二是在方法上突破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辅之以三分法,三是摒弃以静态的眼光对散文史作孤立直观的表层描述,而以动态的历时视野将逻辑范畴与历史发展结合起来.就散文发展演变而言,抒情审美的极端造成滥情、矫情,乃有审丑和亚审丑之幽默散文,而亚审丑幽默所遵循的并不是理性逻辑,故其思想深度受到限制,此等矛盾遂导致既非抒情审美亦非亚审丑幽默的审智的产生.因此,将文学性散文归纳为“审美”、“审丑”、“审智”三大范畴,既是逻辑的有序划分,又符合历史的发展进程,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填补世界散文理论空缺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