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28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61篇
管理学   2030篇
劳动科学   90篇
民族学   332篇
人才学   489篇
人口学   101篇
丛书文集   3194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994篇
综合类   6257篇
社会学   2515篇
统计学   45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1120篇
  2013年   929篇
  2012年   1236篇
  2011年   1448篇
  2010年   1579篇
  2009年   1333篇
  2008年   1789篇
  2007年   1299篇
  2006年   766篇
  2005年   799篇
  2004年   478篇
  2003年   419篇
  2002年   433篇
  2001年   455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王建民 《社会》2019,39(6):87-120
费孝通先生晚年倡导面向“精神世界”的社会学研究,不仅强调了社会学的人文性格,而且指明了回溯和整理传统思想资源以理解人心的意义。古代士人在仕隐之间的进退趋避是精神世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盛唐诗人王维可作为重要个案。本文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以王维的生命史、编年诗及他与其他诗人的交往为线索,考察其如何在仕隐之间调适精神世界的矛盾冲突。王维通过人际和诗文往来形成的社会交游空间、自然山水空间和灵性佛理空间,构成一个融和自然与人文的“人生圜局”,以寻求精神世界在“入世有为”和“消极退避”之间的平衡,而其精神苦痛也可以从这个圜局的层级变动或缺失中探寻根源。本文认为,把握世风民情、生命史的再现以及理解和体会的功夫,是研究士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门径。  相似文献   
14.
15.
1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哲学研究所和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部门共同发起召开的“全国宗教学术研讨会暨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长会议”于2002年5月10日至11日在石家庄市举行。来自国家及地方社会科学院、高等院校和中央及海南、河北省委党校的40余名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自中央及地方有关党政部门的10余名工作人员.来自全省各爱国宗教团体的10余名负责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评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交往行为”构成了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他比较分析了交往行为与其它社会行为的区别,突出了交往行为的特殊地位。内在于交往行为之中的合理性是语言性、互主体性、程序性、可误性、开放性,这有别于传统的意识理性,体现了哈贝马斯对理性的重建。“生活世界”和“系统”是交往行为的补充概念,是从行为理论过渡到社会理论的桥梁,这一对范畴的提出表明了哈贝马斯对“社会”的重新理解。对西方社会的诊断是交往理论社会批判实质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
《劳动者》2005,(1):26-27
劳务派遣不是一个新现象。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劳务派遣就已经在荷兰存在了。但是,直到近几年,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压力下被迫对劳动力市场进行重新调控时,政客们和立法者们才被迫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从而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一、世界经济正进入衰退周期世界经济基本上以10年为一个周期波动发展。2000年下半年起,经济总量占全世界29%的美国经济景气骤降;“9·11”事件加剧了这种减缩跌势。2001年11月26日,  相似文献   
20.
"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起点.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新的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教育管理的出现,推动了教育近代化的进程;留学教育的推行,使中国近代教育主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