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4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61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加强高校“两课”建设必须遵循“三个代表”的要求 :发展先进生产力 ,是高校“两课建设的需要和基础 ;发展先进文化 ,是高校“两课”建设的内容和任务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是高校“两课”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62.
两课”教学效果总的来说不尽人意 ,对“两课”教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为此 ,要敢于忍痛割爱 ,缩减内容 ,减少学时 ,同时探索有效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两课”教师必须既要坚定信仰 ,又要更新观念 ,不断创新 ,真正把“两课”铸造成“精品课”。  相似文献   
63.
"两课"教学的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有关“两课”教学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 ,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是 ,学校怎么安排自己就怎么学习 ,纠正了一种认为大学生都较为厌恶“两课”的偏见。理工类学生对“两课”的最初疏远 ,只是现象而非本质 ,其本质在于“两课”教学的效果并不如意 ,学生对“两课”怀有迫切的教改期待。这些信息对“两课”老师如何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一个明显的指引。作为承担“两课”教学任务的老师应该更注意提高效率和吸引力 ,创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两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4.
高校"两课”教学的改革与建设,必须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为先导,逐步形成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两课”教学规律的认识、谋划、实施和评估教学的新的教学观,即质量教学现、素质教学观、创新教学现、实践教学观、主体教学观和人格教学观.  相似文献   
65.
调动高校知识型“两课”教师工作积极性 ,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能力 ,实现高校“两课”培养目标的关键是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当下构建这样的激励机制的应对策略有五方面内容 :一、形成平等参与“两课”教学与改革的合作伙伴关系理念 ;二、面向未来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三、提供足够大的成就实现机会空间 ,保持适度的竞争和压力 ;四、自主、创新和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注重感情投资 ,增加人际沟通渠道 ,使学校人事管理更加富有人情味。  相似文献   
66.
赖纯胜  谢仰民 《理论界》2005,(6):166-167
接受理论是一门研究信息传播和接受的新兴理论,它对当前高校的"两课"教学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本文结合此理论,对改进"两课"教学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7.
“两课”教学应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主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呼唤教育创新的时代,高校"两课"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肩负着重大使命。"两课"教学除继续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之外,必须努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明示创新原则,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潜能,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8.
情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要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教师必须加大感情投入。  相似文献   
69.
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实施以来 ,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改革滞后 ,教学手段单一落后 ,不能满足课程新内容要求的矛盾。在分析这些矛盾的基础上 ,提出了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实现教学方法现代化 ,深化“两课”教学方法改革 ,以提高“两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0.
两课教学工作工程中,有若干共同教学原则要坚持,其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是两课教学的两大基本原则。因为这两大原则是贯穿于两课教学的全过程和始终,贯穿于两课各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和始终,贯穿于每单元教学内容和每单位教学时间的全过程和始终。这两大原则还规定和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相长的双向交流模式和“读书、讲课、研讨和运用相结合”的方法。两课教学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要精要管用的原则作为基本原则来要求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即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教育与资本主义大学教育的本质区别,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教育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一致的特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灵魂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决定了两课教育必须坚持这两大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和根本任务以及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素质也决定了要以这两大原则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