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作为经济追逐与权力觊觎的双重语境对象,艺术的理由已模糊化至困境。通过对石涛“我自用我法”命题的回溯与石涛佛僧身世的辩疏,论证个体性之我,乃为艺术的最后理由,进而在与巫术和宗教的比较话域,提出艺术乃是个体性和灵感性的人文事业。  相似文献   
12.
胡德平 《领导文萃》2014,(17):52-54
正何为人格,何为独立的人格?这是不易说清的问题。我认为,独立的人格,就是个体性强烈表现出来的特殊性,但并未超出所属群体的共性。群体可能是狭獈的,也可能是广泛的,代表的群体越大、越普遍,独立人格的价值就越大、越高尚。很多时候,有独立人格的人反而被群体认为是异类,他们的命运往往和群体的命运有很大的不同。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的那些典型人物,大概就是这类人物。在今天的民主社会中,这类人物也  相似文献   
13.
合作学习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运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被国外教育专家、学者称之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最成功的教育改革"[1].体育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多种信息互动,师生之间保持"促进-参与"的关系,以集体授课为基础,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形式,力求体现集体与个体性的统一[2].体育合作学习模式有学者运用到篮球、太极拳教学上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3、4].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健美操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与能力,我们运用合作教学法对公共体育课健美操班学生进行教学,旨在为今后公共体育教学和业余体育训练中合理安排及有针对性的进行运动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基于对宇宙生命现象的特别关切和注意,并以此作为哲学思维抽象基础的结果。这种对生命现象的哲学认知和抽象,造成了中国古代思维的基本格调——一与多,整体性与个体性的耦合。文章对一与多、整体性与个体性两者的理论内涵、耦合关系,以及思维方式的成败得失作了系统详尽的阐释、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个体形式的服务主体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补充,是创新服务形式的重要力量。但由于位于市场底层,信息透明度较高,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其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而在农村社区层面上还存在着较大的整合空间与发展潜力,采取有效措施对个体形式的服务主体进行整合是一个可能的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西方19世纪精神教父”的神学家施莱尔马赫,不仅把神学推向了现代,使之具有了“现代性”,而且他的美学也是作为解决现代性的精神困境而提出来的,作为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的美学表达,他把美学定向为在“伦理学中探寻艺术活动的规律”,也即在人类文化的自由创造领域领悟艺术活动的地位,首次确立了美学研究的文化视野。艺术的自由创造并非只是为了创造“同一性”,而是表现为民族的差异性;艺术品表达的是事物的“内在形象”,艺术的真实性也需从“内在形象”上去把握,艺术家的灵感和沉思是“睁着眼的梦境”,这些都堪称西方美学上的新创见。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浪漫主义诗歌文化的影响下,穆旦形成了强烈的个体性生命意识。以个体性原则为基础,穆旦对抗日战争的认同,变成了个人对外在的社会历史事件的同化。抗日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新旧冲突和变化,因此内化成了穆旦精神世界中的自我分裂和冲突。这种自我分裂的体验,在艾略特的影响下,发展成了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穆旦对抗日战争的独特的认同方式,不仅影响了他抗战初期的诗歌创作,而且对他后来的精神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道德承担的主体是个人的;教育亦应该成为道德的调节方式;道德评价的对象不仅是行为,还应包括言语,是对"言行"的评价。因此,道德的定义应是:道德以善恶为标准,是调整个人的身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之间利益关系的非权力性言行规范的总和。它以教育、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调节。  相似文献   
20.
个人数据立法保护,既包括与隐私权相关的个体性保护,也包含与数据权益相联的整体性保护。个人数据价值的特殊分布和实现途径使得法律体系设计必须要考虑经济效率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平衡。当数据集合成为平台经济中不可或缺的数字资源时,数据主体有限理性、个人数据的公共利益属性以及知情同意框架在大数据时代的局限,应得到关注。个人数据保护进路需构建整体性权益保护思维,有利于保护平台经过处理后产生的信息。整体性权益保护思维有利于兼顾个人数据治理体系中公私交融的现象,对于平台的不正当利用行为能够予以合理规制,实现社会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