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96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中印边界争端和中印关系>是一部首次由中国学者分析中印边界争端的学术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和现实价值.在简介该书的主要内容之后,重点阐述了它的主要特点及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53.
印度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对外贸易发展表现为7个新的特点: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加快,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石油类产品依然是最主要的进口商品;纺织品及其制品仍然是主要出口商品,但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已经变为珠宝;软件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进口大量增加,从主要发达国家的进口下降;东亚的中国、中国香港地区、韩国和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成为印度商品的大买主之一;中国成为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这些特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启示。  相似文献   
54.
吸收外资起步较晚的印度近几年外国直接投资发展很快,而我国近几年的外国直接投资履约率却急剧下降.从两国投资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比较分析印度的发展,实有诸多可资我国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5.
《国际人才交流》2009,(11):21-21
美国《侨报》刊载美国学者文章指出,来自中国和印度的高学历人才出现新的回流潮。其中有三成已在获得绿卡或者成为公民。这些年富力强、高学历人才的流失,将是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56.
中国与印度两国边界全长约1 700公里,分西、中、东3段。西段约600公里,中段约450公里,东段约650公里。1962年两国因边界争端爆发了一场边界战争。60余年来,虽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寻找公平、合理解决边界争端的方式方法,中印边界官员级谈判已举行了15轮,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57.
中国在南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已取得积极进展。当前该地区局势发展呈现新态势:印度崛起助长其强化地区主导权与实现大国抱负,巴基斯坦内忧外患发展受阻,阿富汗恐怖主义活动外溢加剧地区动荡等,这些因素叠加使中国在南亚推进"一带一路"面临的政治安全风险大幅上升。复杂局势考验着中国智慧。中国需迎难而上,重视中印关系,破解合作困境,运筹好与南亚中小国家的关系,并发挥"中巴经济走廊"地区辐射作用,尤其是加强与阿富汗及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以提升中国与南亚的区域合作水平,拓展"一带一路"在南亚建设的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58.
近现代中印两国"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历史以及不同的对外反应模式表明,两国文化传统在三个层次(意识形态、社会组织形式、生活方式)的稳定性上存在着差别。印度在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层面有清晰和稳固的边界,保持了文化相对独立性,而社会组织形式相对灵活,经历了从分裂自治到殖民统一再到议会民主制的转变;中国文化更看重伦理、纲常等社会组织形式,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变化较大,而社会组织形式难以发生根本的变化。  相似文献   
59.
中印之间的交流在两汉时期就已有记载。作为中国的邻国,当时的印度不仅在物质、文化等方面受到当时中国的影响,其对中国东输的植物、宗教等至今仍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对于西域等国的认识发展变化的梳理,分析两汉时期的中印交流。  相似文献   
60.
中印缅孟地区地域邻近、资源丰富,但发展较慢、贫困严重.其主要原因是资本形成不足、长期孤立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发挥云南连接三大市场两大洋的优势,推动云南与印缅孟的地区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