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94篇
  免费   2713篇
  国内免费   525篇
管理学   19013篇
劳动科学   1204篇
民族学   3886篇
人才学   3779篇
人口学   1052篇
丛书文集   29802篇
教育普及   4篇
理论方法论   6784篇
综合类   54077篇
社会学   13035篇
统计学   4696篇
  2024年   544篇
  2023年   2216篇
  2022年   1002篇
  2021年   1730篇
  2020年   1877篇
  2019年   1883篇
  2018年   816篇
  2017年   1370篇
  2016年   2179篇
  2015年   3322篇
  2014年   8263篇
  2013年   6866篇
  2012年   8550篇
  2011年   9727篇
  2010年   9093篇
  2009年   9069篇
  2008年   11346篇
  2007年   7690篇
  2006年   7199篇
  2005年   7545篇
  2004年   6821篇
  2003年   6347篇
  2002年   6106篇
  2001年   5722篇
  2000年   4330篇
  1999年   1560篇
  1998年   1048篇
  1997年   766篇
  1996年   622篇
  1995年   359篇
  1994年   318篇
  1993年   302篇
  1992年   190篇
  1991年   197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云南社会科学》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于1981年5月创刊。设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文学等主要栏目,突出民族、边疆和地域特色。刊物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82.
<正>虽然在中国正史的记录中,汉代外交家张骞正式开通丝绸之路的事迹被誉为"凿空"[1](《大宛列传》,P3169),但是,从新石器时代陶器器型和纹饰的特点已经可以看到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相关迹象。小麦、家马和制车技术的由来,有自西而东的线索。一些古希腊雕塑和陶器彩绘人像所着衣服柔细轻薄,因而有人推测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经为希腊上层社会所喜好。  相似文献   
83.
84.
85.
付清松 《东岳论丛》2019,40(5):85-91
广义的不平衡发展是马克思在关于"历史之谜"的唯物主义致思中叩开的新的"历史之问",它在认识论深处触及历史发展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在历史辩证法立场上坚持具体统一性和灵活的客观性与必然性,拒斥抽象统一性和机械的客观性与必然性;在狭义上,他揭示了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和结构性前提,亦是其再生产的后果,更是其危机扩大再生产的伴生物。马克思的思想对于增强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性"的理解进而坚定"四个自信",抵制新帝国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剥夺性积累,巩固和扩大公有制主体地位从而规约资本的创造性破坏作用、防止地方的"底特律化"等具有认知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6.
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的18世纪中西经济大分流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此前发生的中西金融大分流.13世纪,当面临相同的财政压力时,无论是南宋政府超发的"会子",还是威尼斯政府发行的债券,理论上都是国家向社会发行的信用凭证,本质上均是国家信用的资本化.以国家信用的逻辑而言,南宋纸币体系极易崩溃的根源是国家信用不足,而威尼斯公债体制的稳定运行得益于国家信用之完善.两者之间国家信用的差异更是影响了后来的中西金融大分流,其主要的历史表现就是,英国在国家信用确立并强化的同时率先完成了金融革命,而明清时期的中国在国家信用依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注定无法内生出金融革命.由此可见,公债体制或纸币体系只是通往金融革命的不同路径,根本驱动国家实现金融革命与崛起的是保障公债体制或纸币体系稳定运行的国家信用.这一点,对于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启示重大.  相似文献   
87.
在中国古代歌谣中,谶语歌谣因其与历史、信仰的复杂互动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既有研究或是站在史学立场上视其为政治史的佐证,或是从文学视角分析其对叙事文学的影响及其文化意味.若从民间文学的角度,将谶语歌谣还原为一种民间口头讲述,在历史脉络下爬梳其文本形态的层累,则可钩沉其谶示意义权威性、合法性的建立过程,并分析在这种观念信仰之上,人们试图借此理解、阐释甚至建构历史的丰富话语形态.基于口头文化传统的"资源库",谶语歌谣构成古人认知历史的观念框架与交流工具,并由此作为古代歌谣的特殊类型,为当下讨论口传文学与传统知识、信仰与历史的关联提供新的案例与视野.  相似文献   
88.
"十四五"规划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作为应然的价值追求,"健康优先"在国际上已有可供遵循的成熟范式,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国际机构亦将其纳入全球重要议程.尽管人民对"健康优先"的需要日益增长,由于种种原因,无论在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我国"健康优先"都面临难以从现实此岸跨越到理想彼岸的困境.为此,讨论了推进"健康优先"的总体治理思路,并提出了具体的着力点:明确"健康优先"导向,加强组织体制建设;统筹把握工作载体,用好各层级主要抓手;有效协同相关政策,充分释放集成效应.  相似文献   
89.
9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经历了"运动式融入""争鸣式融入"和"生态式融入"三个发展阶段,走过了一条改造适应、平等互鉴、自信自强的发展道路,彰显出"民主—法治—生态"的历史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