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4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321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605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世界正处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的大变革时代。数字时代呈现出快速变化、日趋复杂、充满模糊和不确定等新特征,企业领导者面临着认知产生凝滞、整合冲突常态化和决策逻辑亟待改变等新挑战。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庸智慧将为领导者应对环境新变化提供有益启迪。本文分析了数字经济的新特征,总结了领导者面临的新挑战,阐述了中庸领导智慧的时代价值,提出了数字经济时代中庸领导的五项法则。  相似文献   
102.
沈文凡  聂垚 《晋阳学刊》2012,(5):132-138
"杨家将"文学作品经历了近千年积淀,从早期的宋代话本、金院本、元杂剧,到明代杂剧、传奇、小说,再到清代戏曲,形成了大量文人创作与民间艺术的结晶,成为俗文学代表作。由于特定时代社会、历史、文化所囿,各个时代的"杨家将"文学作品接受史研究表现出时代性、专有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3.
<醒世姻缘传>的作者问题历来众说纷纭,王立鹏先生从"辑著"的署名方式认为<醒世姻缘传>是由多个作者"集体创作"的,从主要人物、故事架构等角度来看,此说不能成立.但王立鹏先生对"辑著"这一署名方式的关注值得肯定,"辑著"表明<醒世姻缘传>"有所据而作".而胡适"<醒世姻缘传>改编自<江城>"的说法在逻辑上有欠周密.  相似文献   
104.
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在中国和西方的伦理思想史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两种思想有很多的异同点,相同观点在于都要求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把握好"度",避免"过或不及",目的均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因两种思想所处国家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又有很多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5.
蔡巧良 《经营管理者》2009,(24):369-370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思想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日益交融的今天,对二者思想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探析造成两者思想之间差异的原因,不仅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有利于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社会背景下,准确地把握、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西方文化,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西方文化地借鉴与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06.
王黎静 《西部论坛》2001,3(2):22-24
中性人格的现代转换应考虑传统因素、西方现代人格理论及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影响,更要考虑中国现实状况和实际需要。本文从此处着眼,分析了中性人格理论的转换,提出了互利性人格是中性人格现代转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7.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是古代东西方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 ,在东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前人对他们政治思想的研究颇多 ,但对比研究则少 ,文章拟通过对他们政体理论的比较研究 ,找出东西方文化差异根源  相似文献   
108.
清代乾隆、道光间,有两位同名张宗泰的学者,一位籍贯在扬州甘泉,精于经学、史学及天文历算之学,并对《旧唐书》做了较为彻底的校勘整理。一位籍贯在河南鲁山,泛览历代史书,熟稔地方文献。但现有多种文史工具书或将两者误为一人,或对两者的履历、著述混淆不清,造成了较大的混乱。本文利用多种地方文献,对这一问题做了必要的澄清,并择要评述了两人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09.
日本歌舞伎是日本传统芸能的集大成,它既继承了日本传统芸能,也始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它是在江户时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并受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之下的日本民族创造性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0.
《文心雕龙》上篇的文体论,不完全是刘勰的独创,它是把《荀子》、易传、汉扬雄等的看法和当时流行的玄学思想加以结合而形成的。并且受到西汉刘歆《七略》的影响。《七略》和《文心》所论及的对象不同,可是搜集有关文章、文体以后,在整理、类别、排列时二者都采用了溯源之方法,而结果又都是把所有的文章、文体安排在由孔子编辑的经典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