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3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68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主旋律”文艺(包括“主旋律”文学)的提法,首见于1980年代末,1990年代被正式确定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其意指代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正统价值取向,以发挥文艺的意识形态功能为主要意图的文学作品.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一元化的政治社会理想逐渐被淡化,“精英意识”日渐式微,多元文化格局也已经形成;在文学艺术领域,1990年代之后,“削平深度,消解意义,主体零散,距离感消失”[1]的“后文学”实践和理论业已成势.在前述的总体背景与语境下,“主旋律”文学,应该适时弱化过度宣传和集约、强制的“霸权”姿态,与民众拉近距离,以亲和力而非强制力使“主旋律”与“多样化”融合无间,打成一片,以市民社会喜闻乐见的形式行使民族国家的“文化权力”.  相似文献   
332.
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出发,21世纪营销创新的主旋律是个性营销。通过实施识别目标顾客、产品个性化、价格个性化、渠道个性化、促销个性化等策略,达到不断调整自身产品结构和营销方略,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33.
家风是什么     
家风,又称门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一个家有没有好的风气,会直接影响社会风气。家风纯才能民风正,才能有良好的社会风气。中国人历来重视家风,关于家风的文字记载更是多如繁星。司马光《训俭示康》中有"习其家风"之语。庾信在《哀江南赋》序中说:"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辛弃疾在《水调歌头·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词中有:"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  相似文献   
334.
2013年以来,浙江省杭外市西湖区将计生特殊家庭关爱行动列入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狠抓具体落实,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为计生特殊家庭建立起包含经济保障、生活照料、养老服务等全方位的关爱帮扶体系。  相似文献   
335.
对民族出版工作中如何注重实现中国梦,本文作者从以下四个方面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即唱响主旋律,加强主题出版;更多地出版内容健康的精品力作;充分利用国家和自治区的各类资助资金和出版项目出好书;积极地接受数字出版新型技术。  相似文献   
336.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为我国当代文艺的发展指明了一条走向成功和更大胜利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以邓小平同志理论作为“话语权威”,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必须把艺术的聚焦瞄准中国巨变中的时代现实和主旋律,坚定不移地走文艺民族化之路.那些在文艺领域中的“崇洋媚外”的行为.“躲避崇高”的论调等,都是应予摈弃的.  相似文献   
337.
文艺所建构的国族形象,预示着它期望向世人展现什么样的国家理想。作为改革开放的歌者,新时期主旋律戏剧从不同侧面深入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农村、城市、部队,通过记录改革开放带来的山河巨变,塑造了众多真实、多样、立体的社会主义新人、中间人物和落后人物形象,建构了以社会主义新人为核心和榜样来引领广大群众的新国族形象谱系。  相似文献   
338.
1929年的美国和2009年的中国都同样处在经济危机的寒潮之下,对比二者电影业的发展状况,分析经济危机对电影业产生的诸多影响,可以看出:首先,由于“口红效应”的影响,中美电影在经济危机中都出现了票房的大幅攀升,特别是中国电影增长迅速;其次,危机中的电影技术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同1929年声音技术的运用一样, 2009年的中国电影则是3D技术崭露头角,3D电影以及3D银幕的数量激增;再次,危机中电影内容普遍具有疗伤倾向,无论是当年美国盛行的歌舞片或是2009年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无一例外;最后,从娱乐产业的更迭趋势来看,1929年美国的百老汇逐渐衰落,电影逐渐取而代之。2009年的中国则是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一年,媒介融合趋势下电影的传播介质可能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339.
主旋律电影自1987年正式提出之后, 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扶持,继而在电影工作者的勤勉创作中迎来了一个发展热潮期,并形成了革命历史题材影片、领袖(伟人传记影片、英模影片三类典型范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主旋律电影的社会影响和票房营收都呈现明显的衰减迹象。面对日益凸显的生存困境,主旋律电影在负重前行中开启了求新谋变的转型发展历程。2010年以来,主旋律电影积极进行创作上的自我调适和拓新,不断推出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力作,赢得观众,占稳市场,进而在口碑和票房的“双赢”中,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