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41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路娜 《经营管理者》2013,(2X):369-369
我国古代义利观的争论由来已久,占主流地位的是儒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我国古代义利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主动吸收古代义利观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益的一面,摒弃有害的影响,让传统思想更好的为现代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2.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义与利的关系经常地、大量地甚至是以十分尖锐的形式出现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实践之中.当代青年正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使命,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当代青年应当树立先义后利、见利思义、倡义导利、为义舍利和义利统一、终生取义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103.
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所著的<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当我们从文化思想的角度审视这位科学巨星时,发现他也是一位横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大领域的"稀世通才".他的人文科学成就涉及到考古学、艺术、史学、文学等方面,纵横交错、文理兼容的气势和跨度令人赞叹不已,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光芒四射而又推动历史前进的人文思想:尊"王道"的民本思想比孔子进步;"天即民也"--推崇并发展了孟子的民本论思想;"民以食为天"的义利观;"重农不抑末"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104.
黄绾义利并重、有着强烈功利主义色彩的义利观,及所提出的反虚务实、肯定私欲的价值和重视理财等观念,影响后世深远,对于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构建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5.
从“义利关系”看道德建设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义利关系”至关重要,它是社会性道德失范与否的主要成因.为了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地向前发展,必须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道德观念体系,其主导方向和途径应该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义利统一现和与之有着历史的逻辑联系的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价值观(包括革命传统)以及辅之以强有力的政治法律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6.
我国上市公司偏好于股权融资,这会对公司经营业绩、治理机制以及社会经济事业产生负面影响.控股股东义利观的倒置会造成公司经营业绩的下滑及公司治理机制的恶化,管理机构义利观模糊状态下的监管失位则会导致资本市场的不健康发展及公众利益受损,原因在于股权分置.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价值理念的冲突是内生原因,而政府习惯性干预市场的思维方式则是外生原因.只有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股东及政府经济伦理意识并完善以职业经理人市场和监管制度为代表的制度安排,才能改变股权融资偏好状况,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7.
按照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义利观,可把企业的义利行为分为重义轻利、义利并重、重利轻义和义利皆轻四种类型,并将企业行为视为一个义和利的动态选择过程,再构建描述这个过程的一维模型、二维模型、过程模型以及义利均衡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8.
孔子即不反对“君子爱财”,但又主张“君子固穷”,这两种看似相悖的观点如何在孔子那里共存?这实际上就会涉及到孔子的“义利观”,在孔子看来,“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若非,君子宁可固穷,也不愿取非“义”之财.孔子合理取财以及安贫乐道的君子风范和“见利思义”思想,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可作为人们的座右铭和清醒剂.不仅有利于协调市场经济,发展义利关系,还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着重大的启示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9.
针对贯彻落实计划生育“三结合”中一些地区片面理解单纯进行物质利益帮扶、重利轻义的不良倾向,论述了如何全面理解义利的辩证关系,并在推行“三结合”中坚持“义利统一”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作者以平等而分立的否定主义哲学为基础 ,强调了“生存世界”与“存在世界”的区别 ,对中西方传统的“义利”相克和相混的关系理论提出了批判。文章立足于中国当代市场经济及其问题所构成的现实 ,提出了“义利分立” ,“法规之义与心灵依托之义分立”的观点 ,并对心灵依托之义的当代实现途径做了充分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