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41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赵凤琴 《经营管理者》2009,(18):256-256
本文通过对先秦儒家义以生利、见利思义、以义为上等义利观的分析,阐述了现代的企业应该怎样借鉴古文化正确协调与社会、国家间的关系,应遵循什么样的经营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及现代企业经营的价值道德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52.
司马迁提出的人皆自利的自然人性论、利以生义的功利论和本富为上的义利互进论思想,对我们进行经济伦理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3.
54.
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生,从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到染色馒头,从工业酒精勾兑白酒到毒腐竹事件,食品安全问题触目惊心。不难看出,这些事件的背后都离不开利益的身影,拜金主义价值观导致生产者和企业主道德滑坡。从思想道德入手,是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5.
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际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人际交往方式逐渐成为一种主导方式。在从传统交往方式向现代网络交往方式的嬗变中,交往主体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困惑,挖掘传统交往价值对解决这些困惑、推动网络人际交往健康和谐的进行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义利观,是一个常议常新的问题,历史上有引人注目的儒家义利观.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确立正确的义利观.而目前有些人对义利问题的认识相当活跃但比较混乱,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的消极现象.我们应建立义利统一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57.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不同的义利观,其中的许多重要思想至今仍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旨在对传统义利观加以梳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提出市场经济背景下适宜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58.
儒家“民本”经济思想及其义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学说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在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与和谐 ,因而也就比其它学派更多地关注社会利益。儒家在强调以民为本、以社会为重的基础上 ,主张“富民”和经济利益均平 ;同时又将社会的经济活动纳入其伦理道德的范畴 ,提出“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儒家这种经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因而也使其整体学说更具社会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59.
中国传统法文化特征之一为义务观念盛行,权利意识淡漠。探究其源,当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漠视权利的义利观及压制权利意识的自然经济密切相连。近代中国虽从域外输入了西方的权利意识和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但并未对包括重视群在内的传统有太大改变。  相似文献   
60.
荀子为性朴论者,他的人性论是其理论的基石,与其天人观、义利观、社会观有着密切的关联,最终落实到"礼以养欲"上,并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荀学完成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