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73篇
  免费   743篇
  国内免费   55篇
管理学   1867篇
劳动科学   726篇
民族学   471篇
人才学   318篇
人口学   459篇
丛书文集   3679篇
理论方法论   632篇
综合类   7030篇
社会学   965篇
统计学   1024篇
  2024年   259篇
  2023年   966篇
  2022年   605篇
  2021年   820篇
  2020年   808篇
  2019年   716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863篇
  2013年   733篇
  2012年   836篇
  2011年   889篇
  2010年   898篇
  2009年   929篇
  2008年   1127篇
  2007年   861篇
  2006年   800篇
  2005年   789篇
  2004年   764篇
  2003年   840篇
  2002年   407篇
  2001年   340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51.
中国劳动力参与率方面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方面仍存在的许多问题,如劳动力参与率水平总体较高,其中的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青年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和老年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均尤为高。针对这种情况,可考虑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法定劳动年龄界限来解决。  相似文献   
152.
就业制度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社建 《社会科学》2008,(3):117-122
30年来的就业制度改革是政府与劳动力市场共同发挥作用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过程,基本遵循了努力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改革原则.为此在简要考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包统配制的就业制度的基础上,探讨就业制度改革30年来的简要进程,反思就业制度改革,分析展望未来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前景,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效扩大就业与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3.
自晚清以来,各种政治势力为了加强对乡村的社会控制和资源掠夺,纷纷在乡村进行政权建设,将国家权力轨道铺设到乡村。国家权力的下沉没有完全动摇地方绅士的权威,血缘、地缘、礼教、族规在乡村中依然占有突出地位。但是,由于各种政治力量对乡村的渗透方式和治理策略不同,中国乡村政治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还是呈现出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在总体上表现为国家权力加速向乡村渗透,乡村传统权威在国家权力的挤压下,逐渐呈现出衰落的迹象。本文从晚清、民国和革命根据地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乡村政治文化变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4.
师学瑾 《山西统计》2003,(11):19-19,28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基本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临汾市委、市政府在今年初提出了“工业兴市、信用立市、兴县强市”的总体发展战略,为今后一个时期临汾发挥优势,争先发展,实现建设中西部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如何按照十六大要求,选准突破口,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兴市”进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迫切的任务。选准突破口是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的关键。按照马克思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我们要选择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必须首先遵循经济…  相似文献   
155.
关于当前农村人口流动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与劳务输出产生的人口流动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调查,指出了当前农村人口流动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同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意识,重视保护农业劳动力;推进涉农企业到农村发展战略;积极支持、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组。  相似文献   
156.
劳动力就业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地改善我市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逐步消除因体制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对经济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7.
长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已经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种新形势下。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步伐,拓宽农民就业领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此,我们到有关镇、村和县直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8.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教训,体现时代特点,根据我国国情而提出来的重大决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全局性、先导性作用。高等教育必须进行创新,促进自身优先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9.
"为农民写作"是我国现当代文学的特殊传统,在这个口号下,作家们创作了大量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阅读事实证明,这些作品并未在广大农村不胫而走,倒是吸引了一些企图破解乡村文化秘密的窥探眼光.文学经验中的乡村和现实经验中的乡村大相径庭,文学经验中的乡村不过是都市人眼中的乡村."为农民写作"不可避免地成为被悬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0.
本文就农村劳动力流动这一问题从制度上、观念上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进而讨论了影响流动人口的因素、流动人口的有利与不利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促进人口流动的对策及相关政策的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