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216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523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822.
成都尊经书院以通经学古课士,文学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书院不课时文,并非只重学术,举业既属于书院文学教育的内容,也是书院教育的一个目标。经史之学是文学教育的根柢,同时保证了文学教育的道德底色。文学教育具有强烈的经世倾向,书院文学的境界和气象由此阔大。文学教学注重分体研习、循序渐进、书目指引、示范评改。文学风格主要有两种,一是张之洞提倡的“清真雅正”,二是王闿运引领的“古雅绮靡”。书院的日常活动包括抄书、讲谈、考课、批阅、宴游等,文学教学与生活体验融为一体。总体来看,尊经书院的文学教育是审美的,也是功利的;是当下的,也是传统的;是学术的,也是生活的。它以儒学为学术本位,以文体为教学支点,向外融合“科举”“经史”“经世”等社会价值,向内关联“功名”“风格”“日常”等人生体验,是具有“文学与文化生命整体性”的“大文学”教育。理解近现代以来“大文学”观的发生,书院是一个绝佳的观察窗口。  相似文献   
823.
新疆书院教育在新疆教育史上的作用不能被忽略。虽然新疆书院数量少,但它的特点却很鲜明,在书院的建立和分布、书院的发展过程、教习聘用、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色。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论述新疆书院的发展历程,并且就这些特点的产生和新疆书院没能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24.
本文调研了江西部分书院遗址的现状,发现有独立存在、坐落于村落、坐落于学校等几种情况,大多破败凋零.江西书院遗址有特殊文化价值:儒学教育的“道场”,尚学敦教的园地,教育传承的见证,古代教育和革命教育结合的基地,有着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独特景观.本文认为要从杜绝拆毁破坏,依托学校保护,建设地方文化中心,探索改造新农村的新路径,开设传统文化讲堂,进行特色旅游等方面对书院遗址进行保护利用,为发展和繁荣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825.
观澜书院是湖南传统家族书院,创建于北宋年间,经元、明、清、民国乃至20世纪80年代,这所书院一直存在,可称之为"千年家族书院"。但是,对这所在许多关于中国书院史、教育史的论著中都有提及的书院,学术界却未进行过深入研究,致使许多相关问题模糊不辨,甚至舛误丛生。本文根据实地考察,并结合发现的文献资料进行考证,以求廓清史实,为中国书院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高等教育质量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高校对于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推进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也有所共识,纷纷开展以寄宿制书院改革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较好地契合高等教育目标和社会需求。虽然各高校书院制改革过程中在理念、组织、文化、功用等方面进行多元探索、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了诸如理念不明确、体用分离等问题。该文以肯定书院制改革现状为基础,从教育功能这个书院改革的逻辑起点出发,就当前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思考,尝试在分析组织架构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与书院改革实践同步的教育功能实现途径的探讨。  相似文献   
827.
近些年,部分高校进行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改革,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服务体系、创建特色文化提供新的契机。少数民族学生中存在文化基础薄弱、理想信仰认识模糊、小团体意识较强等教育管理难点,高校学生管理的一般模式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敏感度不够,针对性不强。高校可充分发挥书院制模式的特点,依托书院制学生社区,依靠强大的导师团队,开展"第二课堂"通识教育,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三贴近"工作,完善奖助体系,强化学生"四个认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828.
试论古代书院藏书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书院藏书对古代的图书事业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本文从书院藏书的发展历程入手,阐述了书院的藏书来源,分析了藏书的管理和利用状况,对于其历史意义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829.
桂岩书院是江西书院史上第一所具有教育功能的私家书院.它始建于唐代,历宋元至明,屡次在高安境内华林山南麓兴复,为家族及地方培养了大批科举人才,开启了一方崇学重教的传统,在中国书院史的开篇之章占有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8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