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7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57篇
管理学   1248篇
劳动科学   53篇
民族学   87篇
人才学   98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1042篇
理论方法论   261篇
综合类   2484篇
社会学   692篇
统计学   13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505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531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571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601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9 毫秒
941.
廖卓娴 《老年人》2010,(10):14-15
2010年9月7日上午,一艘中国渔船在中国海域钓鱼岛实施作业时,与前来“执法”的日本巡逻船发生撞击,随后日本以中方渔船违反日本“捕鱼法”将该船及船上工作人员扣留。中国政府外交部随即表态,  相似文献   
942.
近年来群体事件频发,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损害。群体认同在群体事件发生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社会认同的建构中地域认同、感同身受的感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着群体事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3.
郭洪义 《现代交际》2010,(10):66-66
伴随着各种“门事件”的层出不穷,“门”成为一个很红的网络热词。本文重点讨论了“门”字语义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揭示了“门”字语义发展演变的动因。  相似文献   
944.
危机事件与中国社会共同体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忠 《江海学刊》2004,(1):101-104
SARS等危机事件最终挑战的是中国社会共同体理性。强公共理性、强家庭理性、弱社会理性是我国现有共同体理性的总体格局 ;其转换方向是强政府理性、强社会理性、强家庭理性、强个人理性“四强并举、动态平衡” ;培育社会理性则是完善我国共同体理性的重点 ,其首要内容是在合理区分公共信息与社会信息、公共知识与社会知识基础上 ,完善相对独立的社会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945.
946.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保障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从血脖肉、甲醛酒、阜阳大头娃娃、毒饺子、毒瓜子、毒狗肉、苏丹红、凉拌福寿螺菜、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到最近的“染色馒头”,中国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谓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947.
企业之间频繁的并购事件一直是管理界热门的话题,并购行为也一直是微观经济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美国在近一个世纪里发生了数万起并购活动,学者们一般把它总结为美国股市的五次并购浪潮;我国也有报告统计指出,从2005~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共发生565并购事件。然而如此众多的并购事件的最终结果却不尽人意——美国许多专家,  相似文献   
948.
语迹理论是生成语法框架下所提出的重要理论假设,但这种理论假设正确与否,句法表征中是否真正存在没有语音形式的语迹,必须得到与语言相关的脑神经机制的实验验证。本研究在生成语法理论背景下,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汉语话题句为研究语料,考察了汉语语迹的神经机制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汉语话题句的加工过程中所诱发的持续负波、动词位置的负成分以及句末位置的P600成分,均反映了句首话题成分移位后会在原有位置留有语迹,二者之间存在句法依存关系。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认为,语迹在汉语话题句中有其神经机制,语迹理论假设的合理性能够得到大脑神经机制上的证明。同时研究也从神经机制的角度逆向证实了汉语话题句是经由移位生成的句法结构。  相似文献   
949.
“幻灯片事件”展现了鲁迅从肉体救治到精神救治的生命抉择。在日本的医学讲堂中,鲁迅同时遭遇了肉体救治和战争屠戮的话语,从而对维新现代性产生了质疑。肉体救治并不能改变被示众的看客的看与被看的逻辑。由此,鲁迅基于一种终末论的眼光,发现了精神的救治,在死的终末意识中领会生命的价值。文艺的自觉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眼光,担负起了精神救治的使命。  相似文献   
950.
曾迪洋 《社会》2014,34(5):105-126
本文利用2012年清华大学“城镇化与劳动力移民”项目的调查数据,通过事件史方法考察劳动力迁移对初婚年龄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迁移会对初婚年龄产生推迟效应,迁移事件发生的时机和过程都会左右这一影响的具体结果。研究显示,越早实现迁移,越有助于移民进入婚姻,频繁的流动则削弱了结婚的可能性,而父亲的迁移经历同样会对子女的初婚年龄产生影响。通过对不同世代群体的比较,本文进一步发现,迁移对初婚年龄的影响程度随世代推移呈现“倒U型”趋势,这一结果与不同世代下的迁移特点及其身处情境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移民的生命历程基于迁移发生了转轨,他们放缓了自我再生产的周期,这对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