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土木 《炎黄世界》2013,(5):54-54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废掉后周皇帝,建立北宋王朝,从而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久乱得治,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呈现出一派繁盛景象。京师汴京城内屋宇接栋连檐,风烛之患甚多,每有不慎发生火灾时,蔓延难灭,贻害无穷。  相似文献   
22.
政区建置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的重要内容,政区的变迁在中国历史上往往显著呈现而反映各时期不同的政治面貌。五代十国时期中国政局动荡不安而致使广西政区变迁更迭频繁。探讨相关史实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该时期纷繁复杂的形势与环境,而且也对今人探析广西政区地理变化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3.
文章主要讨论五代十国武夫和儒士的行为及心理底蕴,旨在为文学思想研究提供背景。这一时代的武夫是跋扈的,而儒士是投机的。通过新旧《五代史》为材料,剖析了后梁皇帝朱温及其他皇帝和国主的跋扈行为与心理底蕴;也以杜荀鹤桑维翰冯道等为例,揭示了儒士的投机行为与心理底蕴。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王朝短命、武夫小视儒士与儒学本身的变化。  相似文献   
24.
赵育春 《金陵瞭望》2011,(24):95-95
公元十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五代十国”。南唐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异、中主李骡和后主李煜i位帝王。南唐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500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在教育、文学、美术、书法、音乐、佛教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而且出现了宋齐丘、韩熙载、冯延巳、冯延鲁、常梦锡、查文徽等文人骚客。当时,  相似文献   
25.
近三十年间,许多学人针对五代十国时期人文历史地理开展大量研究工作而出现了众多著述。从内容而言,主要有五代十国时期政区地理、五代十国时期城市地理、五代十国时期经济社会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研究等。  相似文献   
26.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十分了解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他决心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个社会。后来他壮志得酬,终于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不忘本色,照样简朴律己,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其衣服也只有登殿上朝时的赭服是用绫锦做的,其他大多是绢布,有的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质是一样的,而且总是洗了再穿,穿了再洗,很少换新的。这在历代帝王中是十分难得的。  相似文献   
27.
辑录史志文献 ,对五代十国时期 13所书院进行比较全面的考证评述。认为书院在这一时期有维系斯文于不坠的文化功效  相似文献   
28.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是经济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唐宋经济重心由北往南完成转变,期间的五代十国应该是其转变的关键过渡时期.从人口的视角,通过五代十国人口的迁徙、分布等情况,探讨农业、区域经济及对外贸易的特征及转变,以期研判五代十国乃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之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9.
《金陵瞭望》2006,(22):37-37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李后主为抵抗强国后周.喜欢使用离间计.并派遣使者送给后周大将赵匡胤三千两白银,并附拉拢书信一封。孰知赵匡胤不为所动。将书信及白银悉数上交后周世宗。同样的.某次后周使者曹彬奉命给吴越国这些兵器.送完后曹彬即起程返国,为的是不愿接受吴越国的招待馈赠,但是吴越国官员还是追上了曹彬.并给了他大批的金银珠宝。曹彬说:“我如果坚决不接受.将可能被人误解我是借吴越人之名来沽名钓誉.而且也会贬抑朝延的器度……”于是他全部收下.但之后也是全数上交朝廷,自己一点也没留。  相似文献   
30.
贾志刚 《唐都学刊》2012,28(2):126-128
研究中国历史以古代经济史为攻坚之最,而割据分裂时期的经济史尤其如此,政权更迭频繁,诸侯分土而治,经济制度晦明难辨,经济现象变化莫测。五代十国时期的经济问题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就连《新五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