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212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397篇
社会学   4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孟国 《理论界》2008,(11):104-106
本体学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核心内容。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和《形而上学》中对本体做出了不同的阐述,分别提出个体事物和形式是第一本体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考察始终相关于柏拉图的相论,起初是对相论的批评,后来则是对相论的回归,这一过程使亚里士多德的本体学说既呈现出矛盾,又显示出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52.
杨军  何邕健 《城市》2009,(10):35-37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这是城市规划活动追求的目标.回答了人类为什么要进行城市规划活动这个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类从古至今一直在对城市居住环境进行着工程和艺术方面的改造,从哲学层面上看.这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对城市环境进行预先调控的活动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然而.在进行城市规划活动之前.人们必然已经在大脑中形成了关于什么是“好的城市”、什么是“好的城市规划”的认识.这是进行城市规划活动的前提.否则城市规划活动将因缺乏评判标准而失去方向。从哲学层面上看.这种关于城市规划活动“价值判断”的认知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  相似文献   
53.
古希腊人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备的宇宙论:大地是球形的,是地球,处在宇宙中央,有若干天球围绕地球旋转,恒星和七大行星分别镶嵌在这些天球上.希腊的天学或宇宙论是希腊自然哲学的一部分.要彻底改变希腊的天学观念,需要彻底改变希腊的自然图景.更有甚者,需要把自然哲学的思考方式转变为近代科学的思考方式.哥白尼通常被视为近代科学第一人.本文介绍了科学史家对哥白尼革命的看法,并提供了作者的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54.
古典市民社会理念的历史流变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民社会理论史上,古典市民社会理论传统是由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开创并加以发展的.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的创构,古典市民社会理念主要反映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现实,因此直接体现为古希腊、古罗马思想的主流.但在尔后的文化长河中,它仍然作为一种支配性话语而起作用,影响到中世纪、近代乃至当代思想家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55.
儒家美德伦理及其与麦金太尔之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视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俊人 《中国学术》2001,3(2):151-181
西方汉学的视野向少扩及中国哲学。这种状况或许与黑格尔等西方哲人所抱怨的中国传统知识中缺乏严格系统的哲学而只有“道德的宗教”、或者缺乏充分的理论化知识而只有日常经验之直觉的学术判断直接相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中国哲学界的自我开放程度和自我表达能力还很不够,或者说中国哲学界的自我言述(utterance)和参与国际对话的能力尚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56.
在修辞学的发展历程中,东西方分别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上古时期,东方以中国的孔子为代表,西方以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他们的修辞学思想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无论对修辞学进行共时的研究,还是进行历时的比较研究,我们都不能回避人类文明史上的这两颗灿烂巨星.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思想在研究立意、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学术背景、社会基础、修辞观念、修辞功能、修辞伦理、修辞原则、理论体系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但是,两者也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都着眼于语言运用,都强调修辞伦理.这些造就了东西方修辞学研究上的不同范式,奠定了当代世界修辞学新格局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57.
亚里士多德通过目的论路径和自然主义的演进方式塑造了具有内在紧张关系的政治观,这种紧张关系主要表现为:目的论路径展示了城邦超越、自足、理想的自然,而自然主义方式蕴涵着城邦现实性、多样化和变动性特征。好人和好公民之间的不一致是亚氏政治观紧张关系的深层体现,哲学沉思是好人(哲学家)最优良的生活方式,而城邦政治是好公民获得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58.
日常语言的善表达了人们的一种主观判断。但是古汉语之善,主要指能力的完备以及因此而能够完成某项工作的状态。善即完备。从儒家道德哲学的角度来说,善即性的完成或圆满状态。这便是儒家对善的定义。它明显区别于西方的主观判断性的善的概念。  相似文献   
59.
所谓人的本质观,是指人们关于人的本质的观念性认识,即对人的本质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和根本性质。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作为古希腊人学的集大成者,在总结前人的人学思想基础上,对人的本性、定义、公式是什么作出了多种表述,其中"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三个论断,是他关于人的本质的深刻认识和高度概括,是他的人的本质观的基本内容。亚里士多德的这些思想可以说是达到了古希腊人学思想发展的最高境界,即使是在今天,仍然是十分深刻而富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0.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实践哲学的创立者,为了更好地理解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内涵,我们尝试从古希腊特有语境和实践哲学的衍生入手,通过对实践哲学产生的土壤——城邦特质分析、实践哲学主体——人的主题化演变、实践哲学目的——善的分类,来破解实践哲学产生的维度,力求复原亚里士多德实践思想产生的原貌并挖掘其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