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9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1180篇
劳动科学   130篇
民族学   71篇
人才学   192篇
人口学   67篇
丛书文集   1259篇
理论方法论   279篇
综合类   2458篇
社会学   1763篇
统计学   23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853篇
  2013年   622篇
  2012年   531篇
  2011年   572篇
  2010年   466篇
  2009年   453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本文介绍苏南地区立足于本地区的经济成就和较高素质的社区居民,大胆创新,拓宽苏南模式的涵盖面,城乡社区互相借鉴,相互融合,创建了苏南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格局,并对苏南的城市、乡村社区建设进行了个案分析,突出苏南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的特色;强调它对我国社区建设的示范、导向效应  相似文献   
992.
席强敏  张颖 《河北学刊》2023,(2):148-155
开发区不仅是产业集聚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平台,而且是区域间进行产业疏解与承接和政策先行先试的重要空间载体,在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0多年来,京津冀开发区经历了起步建设、快速扩张、清理整顿和均衡布局四个阶段,目前处于协同发展阶段。当前,京津冀开发区产业门类齐全,初步形成了服务在中心、制造在外围的空间格局,但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与长三角和粤港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河北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实力相对偏弱;津冀开发区主导产业与北京技术输出结构匹配度不高,导致北京科技成果在津冀转化能力不足;京津冀合作共建园区已初见成效,但利益分配机制仍需进一步推进落实。为此,应从强化京津冀开发区的产业集聚与创新驱动能力、围绕创新链布局开发区产业链、完善合作共建园区的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等方面促进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93.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民族认同"问题的困境是如何实现既不能通过民族的"同质化"来强化"国家认同",又不能因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削弱"国家认同".为此,本文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入手,分析"民族认同"问题困境的原因,思考建构公民化国家(社会),探索"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一体化的路径,即在承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依据我国的国情,通过诸如:深化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改进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整合民族意识、提升民族素质;不断发展民族地区文化和教育等途径来达成.从而,实现发展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缩小民族之间的事实上不平等的差距,培养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强化"国家认同"感.  相似文献   
994.
城市和乡村建设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经济的发展导致城乡形成统一体,包含体制一体化、产业结构一体化及生活方式一体化等.本文在城乡生活一体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选取了生活收支、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三个领域的若干个反映城乡生活一体化的重要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陕西城乡生活一体化的进程做出了基本判断和分析,并提出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方式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5.
现代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更是真正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本文深入分析了现代农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发达国家在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生态化等方面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路径,并提出了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9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日益深化,合作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需要建构有效的法制保障平台,离不开软法的引导和规范。我国应充分发挥软法的治理作用,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着力解决区域合作中的制度供给和机制设计与运行的问题,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7.
珠三角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文章描述了近10年来珠三角地区产业布局的事实,发现过去10年来珠三角的相对专业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在对珠三角产业布局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新经济地理理论所揭示的影响因素得到部分支持.同时,研究还发现,运输成本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珠三角的产业布局有显著影响,而随着珠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地方保护不再是一个影响产业分布的显著因素,从而说明近10年来珠三角正在逐步摆脱地方保护主义干预产业布局的弊病,较全国其他地区更为成功地走向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998.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农民集中居住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的战略举措.近年来,农民集中居住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学术界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主体人的研究关注不够;研究的深度有待提升;缺乏比较研究的视角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城市化要经历"被动城市化"和"主动城市化"两个阶段.本文认为,随着工业化对城市化带动作用的弱化和城市自生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当前正处于由"被动城市化"阶段向"主动城市化"转变的阶段."主动城市化"是"后改革时代"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它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并以农民工市民化为突破口,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00.
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和利益结构加快调整的背景下,农民工群体步入代际转换的重要时期,“80后”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和生力军。“80后”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包括身份认同、对城市的认同、对乡土社会的认同和未来归属认同四个方面。应从政府、企业、市民和农民工自身四方面努力来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建构出一个基于公平机会之上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