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8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100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07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818篇
社会学   70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前计算机科学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发展,作为其核心分支的人工智能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成就的背后,逻辑学是推动其前进的主要动力。本文重点探讨非经典逻辑在人工智能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2.
在多Agent系统(MASMulti-Agent Systems)研究领域中,Agent协商一直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MAS协商建模研究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得到实用性强且易于实现的协商模型,需要将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方法和技术相结合,如利用对策论、社会科学及哲学等.本文总结了以往在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指出目前的主流研究方向,同时对典型的协商模型给出相应的一些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53.
无人船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海上货物运输法的适用面临新的挑战。借助转承责任理论,将受雇型远程控制人视为船舶所有人,其地位和责任与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及《海商法》第四章下承运人的受雇人无异。承运人作为雇主,应承担转承责任。视独立型远程控制人为独立合同人,在《海商法》修改时将独立合同人纳入承运人的责任体系中,使独立型远程控制人能享受到承运人的抗辩与责任限制的权利。自主航行船舶中因AI航行系统缺陷导致的产品责任应归属于其生产者或销售者,而不属于承运人。自主航行船舶的法律人格化并非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转承责任将为这一进程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4.
道德教育不仅决定着个人成长成才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而且决定着学校育人育才的质量,同时也是党和国家德育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智能技术强化了人们自身行为的道德性,并且为道德教育带来一些新的机遇,主要表现为智能技术为道德教育的精准化提供大数据支持、为道德教育的学习场景提供多维空间、为道德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自适应模式等。与此同时,智能技术的运用又使得道德教育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主要体现为智能技术挑战人的道德伦理认知、消解人的道德情感凝聚、引发人的道德信仰危机。面对智能时代的道德教育,应注重从构建道德教育的知识体系、优化道德情感的培育路径、夯实道德信仰的理论根基以及探索道德教育的人机共融模式进行探索和完善。通过科学认识和精准分析智能时代道德教育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进一步优化道德教育的实施对策,推动道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5.
深度学习技术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牵引作用,是驱动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度学习技术以工业、农业、服务业三次产业的智能化增加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生产形式进行转变,顺应绿色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催生服务业众多新业态,使服务业活动种类增多、价值增值,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这些都对经济发展产生着融合性和持续性的深层影响,推动着经济发展方式向着高质量和现代化方向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56.
杨辰 《国际论坛》2023,(2):61-82+157
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对国家安全产生的风险,无人机等人工智能军备在俄乌冲突中的运用对国家安全风险治理的借鉴价值,是本文关注的核心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在俄乌冲突中的运用为案例,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路径,并对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安全风险与治理进行了深入探讨。作为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军事应用一方面增强了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作战效能,显著提升了情报、通信等领域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对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等安全领域构成多重挑战,为国家安全治理增添了复杂性。从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在俄乌冲突中的使用情况来看,以无人机、网络武器、深度伪造、开源情报分析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军备在情报、舆论、网络等多领域对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国家安全风险维度看,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助推数据和算法成为国家安全面临的新风险,致使安全领域界线模糊化、安全议题复杂化、安全行为主体去中心化,并将加速人工智能军备竞赛。为此,我国应以加强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前瞻性研究,健全“跨部门”安全协作机制,不断完善非国家行为体监管机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主动化解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引发的安全风险,持续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57.
本文论述一种利用相联存储器系统的多变量自组织学习控制新方法及其实时实现。在线学习包含两个步骤:被控过程的动态输入—输出特性用仿视感控器的方式逐步存入一个相联存储器中,用来作为预测过程模型;依靠一种特殊的输出预测算法,利用预测过程模型并通过单步超前性能指标最优化来规划控制策略,经教练后的控制策略以同样的方式存入第二个相联存储器中。文中提出了一种特殊的采样和更新方法。通过仿真和实时应用证明了所述学习控制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8.
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遇到了"瓶颈问题",即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人工智能要具有像人类那样的智能,就必须获得真正的意向性。卡明斯的解释语义学为此提供了一条可能的出路。  相似文献   
59.
具身认知强调人的身体本身是认知活动的基础,受这一立场启发,人工智能的研究不再囿于模拟大脑的计算-表征框架而有了具身化转向。具身的人工智能体是否可能,成为一个新的问题。从“具身”的视角看,须首先消除心、身二元论思维,从而彻底摆脱传统人工智能采用的计算-表征思路,以及将人类心灵和身体视为心灵和身体的唯一形式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身体”不是一种与“心灵”对立的实体,身体的“具身性”在于它自身负载着能够有效应对环境的机制,从而本身是认知活动的基础或一个环节。在此意义上,以应对世界的活动为模型的人工智能体可能具身化,从而“在-世界中-存在”,此时,“人工智能的身体=人类创造的身体形式≠人类的身体”。  相似文献   
60.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是全球性、竞争性、战略性技术,为经济发展、国际政治格局、社会进步等带来重大变革。伴随着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和商业应用落地,人工智能的研究已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涵盖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设计/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中人工智能相关研究文献,首先梳理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及重要发展节点,再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系统介绍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中应用及影响的国外研究成果,最后评述了该领域的研究局限与展望。【结论/发现】经济方面围绕劳动力、企业、产业展开,政治方面涉及政府管理、政治稳定、国际竞争,社会方面聚焦人类生活、伦理、法律、监管与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我国加快社会科学研究同技术研发应用整体推进,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现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