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5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80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170篇
社会学   52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凌文辁  李锐  聂婧  李爱梅 《管理世界》2019,35(5):134-148
本文采用情境实验和问卷调查方法,对中国组织情境下上司与下属之间社会交换的互惠机制进行了探讨。具体而言,研究一(实验1)从上司的视角考察了组织中上司因下属个人才能、上下属关系亲疏以及交换类型的不同而采取的不同互惠法则。结果发现:(1)上司在其给予下属的晋升、奖励等工具性回报上,同时采用公平法则和人情法则;(2)上司在其给予下属的鼓励、支持等情感性回报上,同时采用公平法则和人情法则,但更偏重后者。研究二(实验2)和研究三(问卷调查)则从下属的视角考察了组织中上下属之间进行社会交换时下属采取的互惠法则,并通过引入经济法学中的"对价"理论,探讨了组织情境中公平法则和人情法则的本质。结果表明:(1)在面对上司不等价工具性回报时,下属针对才能采用公平法则;在面对上司不等价情感性回报时,下属针对才能采用人情法则;(2)在面对上司不等价工具性和情感性回报时,下属针对上下属关系采用人情法则;(3)公平法则是一种完全对价,即当双方提供的交换价值完全相等时,交换达成双方均满意的结果,否则会导致一方不满意;(4)人情法则是一种适度对价,即当双方提供的交换价值相差不大时,交换达成双方均满意的结果;若交换价值相差过大,则会导致一方不满意。上述研究结果整合了"公平"和"人情"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社会交换法则,为理解中国组织情境下上下属间不同类型的互惠交换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82.
深植于中国传统人情社会中的潜规则往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取代显规则而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就诸多人情社会的潜规则对中国的法治建设来看,具有不小的消极影响。那么,在人情与法律的现实博弈中,通过利益机制的调节,增强法律的激励作用,探索潜规则中的积极因素的发挥和显规则的“潜规则化”,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促使人们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自觉,乃是在中国这个人情大国进行法冶建设最具现实意义的根本要务。  相似文献   
83.
微信作为近几年新兴的社交工具受到人们青睐.对微信的研究在传播学、社会交往领域也日益增多.本文以人缘这一本土社交文化为切入点,结合社会地位获得相关理论,以人物H微信朋友圈为研究个案,探讨人际交往的本质是否会随着社交手段的不同而产生本质变化,探讨获得他人正面评价的"人缘取向"的人际交往特点如何在微信交友中实现.微信朋友圈的互动模式映射了线下关系运作模式,关系理论中的行为逻辑并没有随着社交形态和社交工具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84.
阿驶 《社区》2009,(26):37-37
晚间。门铃响了。跑去看.开了门,是对门邻居太太带着她的小尾巴站在门口,点头鞠躬寒暄客套,递给我一个装着几个大红苹果的纸袋子.说是老家长野县寄来日本有个习俗:搬家时要携小礼物拜访新住所的左邻右舍,打招呼寒喧一番.今后大家同一个大屋檐下请多关照云云。  相似文献   
85.
峨村个案的深入解剖有助于我们认识普通型村庄的分化过程。以质性研究的内部视角来考察村庄社会分层,可以发现急剧分化的过程与村庄里的面子竞争紧密相连,普通村民为了跟上品位、保住面子而抑制人情圈的规模,而经济精英的人情圈则逐渐扩展和提升;同时,不同层级间互动时出现了心态上的难以适应,彼此的交往圈相互分离。总的来看,村庄场域内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象征资本发生了彼此转化的微观运动,使得层级间的界限不断扩大和清晰.  相似文献   
86.
87.
正你在网络上购买了一件衣服,但货到后发现实物与图片有一定的差距,并且穿在身上还有点小。此时的你会怎么做?A.不管邮资多少,过程是否麻烦,都要求立即退货。B.算了,自认倒霉,再也不到这家店买衣服了。C.放到网拍上,再转卖给其他人。D.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送给合适的人还能做个人情。  相似文献   
88.
人情是中国社会普遍的民俗现象。近年来,中国农村人情出现了一种变异现象,但这种人情变异并不是全国农村的普遍现象,它在以人情作为社会最主要连接纽带的原子化农村地区最容易发生,而在以血缘作为社会基本结合方式的宗族型农村地区较少发生。原子化农村地区的人情变异主要表现为人情的周期、规模、金额、对象、名目、仪式等方面的总体性变化,其实质是规范人情现象的法则由村落公共规则蜕变为个体偏好,个体偏好大行其道从而直接导致人情的变异。而规则之所以蜕变,根源在于原子化农村地区缺乏超出个体家庭之上的结构性力量,公共规则因而缺少生存和支撑的土壤。  相似文献   
89.
任映红 《浙江社会科学》2012,(1):130-135,159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无处不在的人情文化已成为一种人际关系创设与维持的常识与准则.人情作为一种传统习俗,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代代传承而逐渐积淀起来的文化现象,它以非正式的形式规定了农民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在当前的温州农村,浓郁的人情文化显现不少负面效应,如加重农民经济和精神负担、容易形成狭隘封闭的圈子而有损道德建设、交易色彩浓郁有损社会公正、规则意识淡薄而有违法治精神.但是,当前人情文化依然被广大农民所认同,源于它也承担了较多的经济社会功能,人情来往是获得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人情交往有经济协作功能、社会福利与民间互助功能、娱乐团聚和社会评价功能、行为约束和社会稳定功能等,只有辩证地加以分析和引导,才能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90.
阿驶 《社区》2010,(14):37-37
晚间,门铃响了。跑去看,开了门.是对门邻居太太带着她的小尾巴站在门口,点头鞠躬寒暄客套,递给我一个装着几个大红苹果的纸袋子,说是老家长野县寄来的,给我们尝尝。我也客气一番后点头鞠躬接过来。关上门心想:这算是完成了又一次礼尚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