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35篇
  免费   2033篇
  国内免费   450篇
管理学   10068篇
劳动科学   1228篇
民族学   1876篇
人才学   1782篇
人口学   1268篇
丛书文集   21258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6134篇
综合类   36279篇
社会学   9028篇
统计学   2195篇
  2024年   307篇
  2023年   1187篇
  2022年   752篇
  2021年   1316篇
  2020年   1391篇
  2019年   1389篇
  2018年   684篇
  2017年   1235篇
  2016年   1714篇
  2015年   2815篇
  2014年   6629篇
  2013年   5662篇
  2012年   7038篇
  2011年   7924篇
  2010年   6868篇
  2009年   6972篇
  2008年   8061篇
  2007年   5886篇
  2006年   5010篇
  2005年   4582篇
  2004年   3246篇
  2003年   2701篇
  2002年   2238篇
  2001年   2010篇
  2000年   1521篇
  1999年   657篇
  1998年   386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1.
当前,市场化、全球化与网络化成为推动基层党建发展的社会逻辑力量,而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推动基层党建发展的政治逻辑力量.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与群众生存方式的多元化,作为政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基础环节,基层党建发展必须以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与提高党的领导的有效性作为根本政治诉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构建复合型党群关系,打造党组织主导的多元合作社会治理模式.而无论是构建复合型党群关系还是打造党组织主导的多元合作社会治理模式,都要求基层党组织建构枢纽型组织形态来予以承载.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为枢纽型党组织形态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条件,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来推进基层党建发展的尝试实际上是为全面推动党组织适应网络社会的组织形态转型与升级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2.
"新结构主义"是在学理层面进一步阐明"中国式发展"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一种新尝试。与欧美学者所奉行的"新制度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基于"中国式发展"而提出的"新结构主义"理论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基于本国国情独立探索出的本土概念和解释框架。"新结构主义"理论揭示了中国社会呈现的"伞式"和"蜂窝式"并存的二元结构,提出"中国式发展"可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即一条腿走由政府主导的"伞式"发展路子,另一条腿走由民间自发开拓的"蜂窝式"发展路子。实践证明,通过"伞式"和"蜂窝式"的二重奏方式,以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为主旋律,中国的社会经济成功奏响了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三部曲。  相似文献   
13.
14.
岑春明 《生存》2020,(12):0182-0182
什么样的人才是“健全”的人?笔者认为,身体健康只是一方面,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高中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能够优化语文教学,帮助学生获得心理疏导,必然可以让高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起来。其实,高中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叛逆性,就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学生的内在需求。而语文学科的优势就是能够解读学生的内在需求。基于此 ,笔者建议,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不管是出于哪一个层面,我们都需要做到“用心”教、“用心”学。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生成良好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劳动世界》2020,(7):48-48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16个新职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同志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什么是新职业,如何界定,新职业信息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新职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中未收录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的职业。新职业信息主要包括:职业名称、职业定义和主要工作任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的分工体系不仅具有政治功能与技术功能,也具有道德功能,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既要追求个人价值,也要追求社会价值,而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所指向的事经常都不一致的条件下,社会的分工体系就成了帮助所有人兼顾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重要工具。分工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变革总是会突破既有的分工边界,但并非所有这样的突破都属于进步。变革可能导向优化分工,也可能导向破坏分工,其中,只有优化分工的变革才属于进步。从伦理角度来看,社会变革只能指向优化分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吕廷君  喻中 《领导科学》2015,(10):20-21
<正>"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模式和架构的顶层设计。有人认为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是一种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关系,这显然是失之于偏颇的,有必要从法理上加以辨析。在法学理论看来,法治社会就是社会组织和公民权利的法治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社会治理的法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应试教育和社会化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是大学最本质意义上的教育。从教育是学生主体自身的教育看,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本位教育。正是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存在,才产生了教师主体性的教育活动。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不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而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教育主体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看,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本位教育。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都有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正是主体自身这种发展自我的内在要求,构成了其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教育功能的发挥,只有走全面开发受教育主体素质之路,才能事半功倍、业绩卓然。但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不是通过教育者的教育过程和手段来实现的,而是主要通过受教育主体自身的艰苦努力来实现的。所以受教育者主体的确立,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9.
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的理论阐释和政策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已经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其中,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成为一个关键议题。文章认为,如果这一关键议题不搞清楚,势必会影响养老服务的路径选择,甚至影响所选择的养老服务的发展路线和发展道路是否顺畅。为此,文章结合已经出台的养老服务政策,首先,从社会政策理论的角度阐明在什么情况下要建立基本养老制度,以及社会福利体制与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的关系;其次,对养老服务制度建设的意识形态理据和中国养老服务模型的选择进行阐述,据此提出混合经济的养老服务模型,认为必须建立基本养老制度,厘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和界限;再次,提出基本养老服务制度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20.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社会发展,不是对具体的社会发展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而主要是运用逻辑手段,对复杂的社会发展现象进行抽象、概括,揭示出社会整体发展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为了对社会发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从社会、社会革命、社会变迁、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