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6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128篇
管理学   715篇
劳动科学   29篇
民族学   245篇
人才学   230篇
人口学   52篇
丛书文集   2675篇
理论方法论   516篇
综合类   5780篇
社会学   749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841篇
  2013年   734篇
  2012年   976篇
  2011年   949篇
  2010年   801篇
  2009年   883篇
  2008年   856篇
  2007年   664篇
  2006年   517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09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试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要求大学开展素质教育.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应重视从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性研究,以促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962.
支果 《社科纵横》2007,22(7):6-8
在我们这个日益技术化、物质化和非精神化的时代里,人文精神的失落、价值理性的式微,已引起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人文社会科学地位和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其地位和作用,在高等教育中应当如何使其得到加强,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63.
路英浩 《社会》2007,27(5):89-89
本文根据费孝通的有关理论、观点提出“乡寰视野”、“劦业乡”两个概念,尝试以此来诠释费孝通关于中国城乡社会发展与世界经济之“休戚与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文章阐述了费孝通“乡寰视野”观的渊源、演进;从概念结构上解明“乡寰视野”中的“乡”和“寰”,以及“劦业乡”各自的内涵构成;通过对映衬费孝通“乡寰视野”历史意识的理论梳理,以及对费孝通晚年就“乡”“寰”关系问题所作阐述的把握,试图以更具综合性的视域对费孝通的这一重要思想作出较为系统的学理解释。文章最后指出,费孝通倡导“文化自觉”体现出了更为宽广、更为仁至的人文关怀的情愫。“乡寰视野”中的纯真的愿景,是“‘美好社会’的意念”。  相似文献   
964.
韩国人文社会科学资助政策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是高度重视教育的国家.在政府科技政策的引导下,20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和大学开始设置各类研究机构.20世纪80年代,企业也开始设立研究所.韩国政府采取措施,加大了对教育和科研的支持力度,有力地推动了韩国科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65.
2011年8月,"人文视野下的高原生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宁召开。来自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实际工作部门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高原地区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主题展开了全方位的深入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966.
苏荟敏 《兰州学刊》2007,(3):175-177
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提出本身就是当代语境中的一种跨文化现象.只有在跨文化的当代性视野之中,才能理清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前提、研究路向与学术理想.全球化及其文化自觉构成了跨文化的当代语境,也构成了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美学对自身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文化自觉及其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互动认知是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基本路向.在此路向中,美学的跨文化研究把探寻一种多元普遍的审美共识确立为自己的学术理想.  相似文献   
967.
人文关怀辨正之一 “抽象人性”与“具体人性”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人文关怀的实质就是对人的抽象人性与具体人性相统一的关怀。人文关怀的下限是对人抽象自然性的关怀,而人文关怀的上限则是对人具体社会性的关怀。导致人文关怀本末倒置,即导致对人具体人性关怀的实现以牺牲对人抽象人性关怀为代价的原因就是人文关系各种张力的不平衡或严重失调。  相似文献   
968.
非文科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性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非文科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理融合”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逻辑 ,也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 ;我国高校的非文科专业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然需要人文素质教育 ;加强非文科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场改革 ,必然会遇到需要解决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969.
李广昌 《学术研究》2007,1(7):18-24
马克思哲学中国化是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中国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论自觉过程。在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历史检视中,主体性原则强调只有理解我们自己,才能理解马克思;只有在"理解自己"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理解,才能推进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这一原则以中华民族自身主体性的展现作为马克思哲学当代意义释放的载体,在"自觉觉我"与"自觉觉他"的民族性理论自觉中,力求以思维方式的转变开辟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现代视野,并且以此探究当代中国哲学的学术方向。  相似文献   
970.
顾肃 《学术界》2007,(5):53-58
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除了经济条件和体制条件以外,还有不可或缺的人文条件,即自由平等和宽松的思想环境,包括社会对于自主创新的人才及其思想成果的接纳和宽容的心态,不拘一格、平等对待各类科技人才及其创新成果;真正尊重科技和管理的智慧成果,克服外行主观随意领导和决策所造成的众多弊端;以及科学共同体坚持研究的价值中立、实事求是,不被长官意志和各种偏见、利益导向所诱惑,并且坚持共同体的民主决策和科学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