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19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通过对牛鼻土拐话中精组、知照组字的读音分析,结合周边地区和桂南平话的读法,研究平话中精组、知照组字的语音演变格局。并且从演变格局中,分析牛鼻土拐话精组、知照组的特征及其与桂南平话、桂北平话的关系。  相似文献   
72.
石玲 《齐鲁学刊》2003,(4):81-84
孔子故里曲阜有着浓重的文化色彩。在清代依旧浓重的正统文化氛围中 ,曲阜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戏剧作家 ,他们大都拥有圣人血统 ,具有强烈的文化正统意识。他们为什么要从事被正统观念视为雕虫小技的戏曲创作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 ,曲阜剧作家作品的文化承载是相当厚重的 ,他们以俗文学的形式 ,表现了雅正的内容 ,在精神深处与经、史传统相通  相似文献   
73.
《徽州社会科学》2008,(9):54-55
徽州名人多,但就思想界而言,戴震最珍贵。这不独因为他敢言直言的人格气度,更在于他对于人性物理的真知灼见。怀念戴震,是皈依真理、追求真知之所然,是否还隐含着对当下某种人文观念的批判?  相似文献   
74.
题壁是书写传播时代的审美化大众传播.唐代驿站题壁诗的创作主体主要是文人,也有皇室人物、良家妇女等,作为传播主体,他们往往也是主要的受众;驿站题壁诗的主题主要有羁旅行役、感物即兴、怀古伤逝、留言寄情等类型.驿站题壁诗记录了唐代文人的行旅生活,表现了他们漂泊流离的游子心态、体物入微的诗人意趣和积极入世的士子情怀.  相似文献   
75.
僧肇佛学的美学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僧肇在早期佛教的本土化过程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准确论述的般若中观理论虽不是美学 ,但对中国古典学和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意识以及艺术形象组合发生了重要影响 ,形成了一种与儒、老庄道玄完全不同的美学路向。这主要体现在他运用般若中观所揭示的“空”“静”的世界观、自然观 ,涅的人生境界 ,“虚照”“妙契”的般若把握世界的方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6.
元月中旬,湖北省广水市兴隆乡东方村村主任,今年48岁的张大跃被评为“广水市十大土专家”之一。村民们欢快地奔走相告。张大跃是如何“破译”早熟西瓜重茬种植的难题呢?  相似文献   
77.
从生态艺批评的角度来看,《老残游记》是一部典型地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各种生态变相的小说范本,作刘锷以独特的艺术观照方式,深刻地展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从自然生态到化生态和精神生态各个方面的变化,使之具有强烈的生态意味。  相似文献   
78.
作者系杨明照师教育过的众多学子的一员。本文从听杨师讲课 ,学杨师为文两方面 ,通过对杨师生前的一些具体事实的缅怀 ,赞颂了杨师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巨大成就以及垂范后昆的光辉业绩 ,表达了学生沉痛悼念恩师之情。  相似文献   
79.
刘晓珍 《天府新论》2006,(3):136-141
(一)向子(1085-1152),字伯恭,自号芗林居士。类似同一时期的朱敦儒。向子喜禅首先也应是宋代“无座不谈禅”的禅悦社会风气使然;其次,恐怕更受到其舅父的直接影响,《五灯会元》载:东山吉禅师,因李朝请与甥芗林居士向公子谒之,遂问:“家贼恼人时如何?”师曰:“谁是家贼?”  相似文献   
80.
“按”“照”这两个介词在运用中有许多相似之处 ,也有一些差别 ,阐述两者在使用范围上 ,尤其是后面所跟名词的不同上的区别 ,并就“按理说”、“照我说”两个习惯语作语义上的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