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9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742篇
理论方法论   181篇
综合类   1357篇
社会学   12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国家是实现人权价值的责任主体。国家实现人权价值必须处理好三对关系,人权价值与公权利的关系、人权价值与私权利的关系、人权价值与公权力的关系。把国家实现人权价值当成处理这三对关系的实践过程,就能看到人权价值的有限实现形态、渐进实现形态、博弈实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从"四个意识""四个必胜""四个全面"出发,提出了实现人权价值的三大战略,解决了人权价值的实现理念问题、实现目标问题和实现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42.
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认为,“冷战”结束后,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因为自此形成的“新世界秩序”“债务国家”是导致存在“人权祸害”的原因。为了解决人权问题,德里达将希望寄予建立一种“新国际”,但直至目前为止,“人权祸害”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国际共识之后,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或减轻一些“人权祸害”的,因为构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使德里达憧憬的“新国际”成为现实、实体和实践。  相似文献   
43.
2012年3月14日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与保障人权”写入总则,这是中国刑事诉讼法理念的重要转变,即由过去的重打击向重保障转变.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扮演多种角色,理应充分发挥保障人权的职能.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和19世纪德国的客观公正义务理论对大陆法系检察制度影响深远,构成了检察机关人权保障职能的法理基础.中国检察机关的人权保障职能在新刑事诉讼法中有所突破,体现在三个方面:扩充了人权保障的范围;丰富了人权保障的措施;完善了人权保障的救济.检察机关应当以此次刑事诉论法修改为契机将保障人权的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44.
近来,律师在国际刑庭上辩护而遭国家干涉的情形日益增多。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和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的法庭规约中均未明确提及律师豁免问题的条款,这为法庭的正常运作留下不确定因素。在国际法律文件、国内和国际实践等的支撑下,本人认为律师职能豁免应得到承认。  相似文献   
45.
.普遍管辖权原为在刑法领域惩治某些严重侵害人权的国际犯罪的手段。近年来,随着人权普遍保护理念的深入人心,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部分国家和国际社会中出现了建立普遍民事管辖权制度的思潮,并且通过立法和部分判例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综合来看,普遍民事管辖权为世界各国充分接受的时机仍不成熟。目前,吸收普遍民事管辖权的合理价值并对现有制度进行完善仍然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6.
我国对非法实物证据排除标准的构建包含对程序和实体双重角度的考量。对于程序性排除标准之设定,以实物证据收集行为是否侵犯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为判断基点;对于实体角度的排除标准之设定,则是以司法公正的实现为目标。不过,我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标准中的对实物证据收集行为可以"补正或者合理解释"之界定,表明其侧重于实体公正与惩罚犯罪目的之实现。可以认为,如何平衡程序法与实体法不同的价值追求,同时在强化可操作性的基础上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乃是未来完善我国非法实物证据排除标准需要考虑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47.
中国古代“素亲相隐”是一种亲情伦理立法,东西方主要国家法律都确认由亲属身份而自然获得的某些例外特权,这是一种亲属权利立法.中国刚刚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又重新将“亲亲相隐”制度引入其中,从人权角度看,体现了中国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8.
人权与民主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制裁中的重要政策目标。不仅发达国家经常发起以人权或民主为政策目标的经济制裁,且发展中国家也发起以人权或民主为政策目标的经济制裁。尽管存在发起方另有目的可能性,但以人权或民主为政策目标的经济制裁确有其理念上的渊源与"真实性"。评估方法的局限与其他制裁措施的同时实施等因素使这种经济制裁的效果在评估中有被稀释的倾向。发起方以人权或民主为由追求其它目标也会使以人权或民主为目标的经济制裁效果更难评估。总体而言,以人权或民主为政策目标的经济制裁难以单独成功,但并非无效。在有其他制裁配合下,经济制裁可能相对有效,但其效果在评估中更难体现。  相似文献   
49.
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男女平等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时至今日,决策者、学界对什么是男女平等、如何来界定男女平等这一"老问题",仍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认识,甚至是认识上的误区、偏差。只有溯本求源,深入梳理支撑男女平等这一思想和实践背后的理论依据,才能深刻理解男女平等的真正内涵和本质,从而在新形势下指引并推进男女平等的事业。从发展脉络而言,人权理论、发展理论和社会性别理论这三种融合交织的理论为男女平等的理念和实践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0.
"人的本质"是"人权"依附的载体,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决定着对"人权"理论的理解。因此,要想彻底批判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权"理论,首先必须要对其逻辑前提,即对"人的本质"的先验预设进行"前提性批判"。而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又源出于西方形而上学及其视域下的思维方式。因此,"人权"、"人的本质"和"形而上学"三者之间,在理论上是一种逻辑上的包涵和承载关系。马克思在扬弃了形而上学及其视域下的思维方式以后,又提出了"现实的个人"的概念,从而使"人权"有了现实的理论根基。马克思的"人权"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权理论和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