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01篇
社会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正>丈夫将有病的妻子"扔"到娘家,一扔就是一年多。妇联得知情况后介入调解,将会有怎样的结局?老父亲走进街道妇联"请妇联帮帮我闺女,也帮帮我们。我们这两把老骨头再这么折腾下去,可真受不了。"这天一大早,一位70多岁的老人,缓缓走进北京市大兴区某街道办妇联。老人坐下后,便急急地说出这番话。老人名叫胡振华,有个"闺女"名叫胡雅丽,今年43岁。"几天前,闺女又在小区里打人了,我们老两口赶忙跑过去,给人家又是赔礼又是道歉。都这把年纪了,本该是  相似文献   
22.
人民调解“赤峰模式”是在大调解格局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民调解创新机制。研究该模式,以其实践与创新情况为基础,评析其优势和特色及潜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建议,有助于这种大调解模式在实践中更加顺畅有效运行,也对探索在大调解格局下如何建设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3.
论人民调解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调解的价值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人民调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人民调解的自由平等价值、正义价值、秩序价值、效益价值和民主价值等方面.  相似文献   
24.
过渡型乡村是城乡交融过程中的新乡村图景。人民调解是过渡型乡村的诉求回应机制与矛盾化解机制,人民调解功能与过渡型乡村治理效能相关联。以苏南A村为例,基于行政吸纳社会模式构建“社会结构中的行动-行动中的治理结构”分析框架,探究过渡型乡村人民调解实践与困境成因。研究发现:过渡型乡村在生产、生活维度呈现出非同步离散特点,混合性纠纷频生,社会结构复杂化。但过渡型乡村人民调解实践却呈现权宜式行动策略,调解功能走向失灵。过渡型乡村人民调解功能困境折射出基层治权强化与社会控制弱化的悖论。困境成因在于基层政府通过控制与同化在过渡型乡村建立起“行政吸纳社会”的单向度治理结构,这一治理结构与复杂化的社会结构错配,人民调解功能被消解。要恢复过渡型乡村人民调解的功能需要搭建双向度混合治理结构,推动调解主体社会再嵌入,实现过渡型乡村人民调解功能预期与实践的合一以及乡村社会治理有效。  相似文献   
25.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的一项特色制度,来源于我国传统的民间调解。在继承原有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新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调解制度作为基层民事纠纷处理的第一道防线,成为和谐社会的建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人民调解制度还不够完善,调解组织与人员、调解原则与调解程序、调解协议的履行及与司法诉讼的衔接都存在一些问题,对它的健全与完善依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
《决策导刊》2005,(3):i002-i002
城口县司法局是城口县人民政府管理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部门一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市司法局的坚强领导下,城口司法局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本职,发挥职能,从警为公,服务为民,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开创了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该局的法制建设、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律师,基层基础、  相似文献   
27.
正社区是人民调解工作的最前线。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2011级知识产权专业的郑柳林和2012级人民调解专业的王嘉慧,是学校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成员,她们非常渴望有机会到基层第一线去感悟人民调解工作,尤其是学校人民调解专业首届生王嘉慧。经过本刊的多次联系,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个人标兵、上海市律师化解社会矛盾先进个人、静安区优秀公益律师姜涛成为本次"职业体验日"活动的带教老师。作为上海市兴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姜涛律师每周五都会到南京西路街道的人民调解工作室工作,郑柳林、王嘉慧将跟随姜律师完成她们的"圆梦"计划。  相似文献   
28.
人民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手段,因其成本低、操作灵活被广大民众所接受,然而随着人民调解制度的不断发展,调解协议的效力定位在实践中遭遇诸多尴尬。本文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的性质以及具体操作等角度探讨我国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29.
30.
人民调解作为我国化解民间纠纷的传统方式,在预防和调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变革,人民调解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功能的发挥,需要从体制机制上加以改革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本文就有关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