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01篇
社会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1.
中国城市的调解制度及运作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纠纷的“民间”调解作为我国一种重要的历史、社会和制度资源,在维系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尝试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民调解制度的特征、实际运行方式以及支持该制度运行的背后的权力网络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达到对中国社会运行逻辑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212.
人民调解作为我国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机制,在化解矛盾、平息纷争、消除隔阂、沟通关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民调解委员会只是群众性自治组织。夸大人民调解的作用、将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化、司法化都是与现代法制精神相违背的。只有正确理解人民调解的涵义、正确界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性质,才能发挥人民调解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3.
当下人民调解制度已无可逆转地走向凋萎,加之人民群众的“法意识”从模糊走向具象,亦加剧了“诉讼爆炸”现象.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似一股“学术运动”,一度引人瞩目,但终因与诉讼制度不衔接、零散不成体系等原因而深陷泥淖,众多人民调解组织处于半工作甚至闲置状态.文章以法院功能改革为切入点,构建立体化纠纷解决机制,推行柔性司法,让法院能够为当事人提供多样化的程序服务,赋予并尊重当事人解决纠纷的自主性.它的推行可有效缓解诉讼压力,深入化解矛盾,稳定社会,满足群众对多元化纠纷解决之方式的需求,也是人民调解制度改革与前进的价值坐标.  相似文献   
214.
在国家和地方的积极推动下,人民调解不仅在近些年实现了复兴而且正在进行制度转型,其核心特征是传统权威与司法权威相融合,通过民间调解将矛盾解决在审判之外,具体体现在人民调解功能的扩大化、人民调解员的法官化、人民调解场所的法庭化、人民调解组织评判的终局化。这种转型稳固了乡村社会的秩序,减轻了国家审判机构的压力,同时也造成了实践中"矛盾外推"、"审判虚无"的弊病。应在坚持以审判为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制度完善,解决上述问题,推动人民调解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215.
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人民调解改革的试点工作,但其思路多为借鉴西方的经验以解决中国的问题,值得反思。其实考察60年前的人民调解制度会发现,诞生于本土的人民调解制度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制度体系,目前推行的一些试点性制度在当时已经普遍实行,我们应当重视发掘和利用这种法治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216.
回族民间调解属于我国传统的制度文明和调解方式.这种具有鲜明的民族内蕴的调解制度对于解决回族内部纠纷和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与人民调解相比,回族民间调解具有民族性、宗教性和民间性.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回族民间调解与人民调解的调适方面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在实行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把这种宗教性质的调解与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进行更好的衔接和协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17.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出发,提出政务公开影响公共服务质量的内在逻辑;随后以人民调解为切入点,结合fsQCA,探究基层政府政务公开的有效模式。研究发现,一方面政务公开可以缓解委托代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增强外部监督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公众获取公共服务的行政负担,进而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质量的主观满意度。较高的公开信息完整性是高质量的基层公共服务的充分条件;基层政府政务公开的有效模式主要有两种,即政务公开信息丰富性低但信息获取的便捷性高和政务公开信息丰富性高且公开信息的及时性高。  相似文献   
218.
社区调解是我国的基层纠纷解决制度,也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预防和解决纠纷、鼓励居民自治以及构建和谐社区这三大功能。然而实践中社区调解的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产生了过度行政化和居民信任度低等问题。对此,社区调解制度可以借鉴社会治理自治、德治和法治“三治结合”的机制,重新梳理社区调解的功能和定位,通过疏通民主参与渠道等方式,优化和建构社区调解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19.
近年来,绵阳江油市三合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在三合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努力提升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标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合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2015年12月成立以来,推行"基层预防,一线调解"工作法,将劳动争议调解与社会综合治理、人民调解相结合,推动政府、企业、员工、社会多方参与,优势互补,各尽其力,共建共享,形成多方合力的"劳动关系大调解"工作格局。中心2017年被人社部确定为"全国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综合示范单位",2021年被授予四川省首批劳动人事争议"金牌调解组织"。  相似文献   
220.
自2020年11月成都市青羊区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联动处置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正式揭牌以来,坚持"源头预防、多方联动、调解为主"的主基调,着力构建"一站式"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新形态,让劳动维权进入"快车道"。全面整合权益保障力量,实现矛盾化解由"单线"进化成为"多元"中心由青羊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区法院牵头负责,整合区仲裁院、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法院巡回法庭、法律援助中心、女职工维权中心等资源,联合设立了11个调解室、4个仲裁庭、1个巡回法庭、1个法律援助站、1个律师会客室,涵盖了劳动监察执法、"互联网+调解仲裁"、工会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司法确认等功能,打破以往各单位"单兵作战"的局限,为劳动争议纠纷提供"一站式"管理、"一窗式"办理、"一条龙"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