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292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501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在马恩创建的唯物史观及其推进中,人类社会的进化,采用了"主客体双线互补"的方式;"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只能靠"以人为本"来维系。"以人为本"即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张春桥、姚文元的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名义,把它歪曲为只顾历史客体的"无人"理论,歪曲为只讲阶级斗争的"阶级斗争拜物教",并用以一再批判"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斥之为"修正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等等;他们始于此,终于此,一生都在反对马恩创建的唯物史观的"以人为本";其实践的指向,是实施法西斯专制。  相似文献   
82.
《店员》不仅描写了“为人类赎罪而受苦”的犹太人,而且还描写了“皈依犹太教”的非犹太人,体现了作者本人所说的“人人都是犹太人”这一思想。精神和道德因素成为作家关注的焦点,他把做真正的犹太人看成了实现人性道德的象征。马拉默德笔下总是为一定的目的而受苦即为赎罪而受苦的主人公,经过作者的点染,充满了人道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83.
美国著名的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在其代表作《土生子》中不仅表达了对白人种族主义强烈的抗议,也在思考解决种族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分析白人人道主义者道尔顿一家和共产党员麦克斯这些人物形象,探讨了赖特在尝试着探索一条通往黑白融合的道路时所遇到的挫折以及愿望无法实现时他内心的失望。  相似文献   
84.
邓楠 《云梦学刊》2006,27(3):111-114
魔幻现实主义作家注重伦理道德文化主题的描写,大多数作家从伦理道德角度审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他们从人道主义或人性论的前提出发,无情地揭露拉丁美洲社会中的不人道、灭绝人性的行为,呼吁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和爱护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85.
雨果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两位文学大家,在其作品中都体现着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但是体现在两位作家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又是不相同的:法国经历的基督教世俗化过程以及雨果特有的社会责任感,决定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是世俗化的,是建立在资本主义近代社会问题上的;俄罗斯民族特有的宗教背景和作家自身的气质,决定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道主义思想偏重于人类心灵深处的东西,倾向于从宗教的角度来发展自己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86.
青年马克思在人道主义的思考上总是不断变化,发生了从唯心人道主义到人本学人道主义到科学人道主义 的三次转变,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反映出马克思哲学思想日趋成熟、科学、完善。  相似文献   
87.
在人权国际化进程中,不同类型国家间争论最激烈、矛盾最尖锐的问题之一,是国际人道主义干预问题。按英国学者保尔·西格哈德的说法,所谓“国际人道主义干预”是指如果一个主权国家政府对其统治下的人民残暴不仁,其忤逆足以“震撼人类的良心”时,其他国家有权进行干预,直至使用武力也不为过。人权国际化的核心,是对人权的国际保  相似文献   
88.
人道主义的追问是一种思想的冒险:因为追问人道主义意味着要追问人的本性,而追问人的本性就必须从形而上学对人的规定着手。对于形形色色的人道主义的形而上学特性,海德格尔进行了人道主义的批判,从而显现出人的本性:人是存在的邻居。  相似文献   
89.
肖洛霍夫与大冈升平两个作家对战争题材进行了开拓创新,分别经历着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洗礼、磨难的两个主人公在战争进程中具有不同的自我抉择和历史作用,不同性质的战争对于主人公的行为方式、精神性格有不同影响和制约作用。两个作家以各自内涵不同的人道主义思想观照了人在战争中的悲剧性命运及其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0.
加缪的人本主义哲学是关于荒诞和反抗的哲学,志在重建人道主义。荒诞哲学是充满光明的阴郁哲学,是一种悲剧乐观主义。反抗哲学是对荒诞哲学的逻辑发展,是拒绝荒诞和虚无的形而上追求。新人道主义是虚无主义废墟上的价值重建。加缪在"上帝死了"和理性动摇之后,重新确立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充满奴役和非正义的世界上,追求自由和正义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