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6篇
丛书文集   346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583篇
社会学   64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藏族当代著名作家意西泽以“文化混血”优势,走多元联合的创新道路,形成了富于游牧民族人道主义精神、现实主义融入浪漫主义、叙事诗化抒情化的小说创作风格,代表着少数民族文学作家成功的共同经验。  相似文献   
113.
114.
引子 细心的读者也许能记起2002年8月31日《武汉晚报》在“扶助行动”栏目中,以头版刊登两幅照片和一篇文章。文章讲述了武汉市75中读初一的王颖(女)突患一种“代谢性肌病”的,隆症。她不能行走,不能自主呼吸,连吞咽都极其困难。江城著名的一家大医院也承认此病发病机理不明。难以医治。死神一步步地逼近这个年仅15岁的小姑娘。《武汉晚报》、《楚天金报》、  相似文献   
115.
在儒学中的地位问题,近年来在学术界争论颇多,本文就蔡尚思先生关于孔子学说中礼高于的观点质疑,充分肯定了在孔子学说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16.
量刑性化,是指在量刑过程中,以人为本,把人作为量刑制度中必须予以尊重的主体,适当考虑人伦道德,使量刑结果更能为人们所接受,做到人性化和伦理化统一的一种原则.这一原则在《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及其相关法规中都有所体现,可以说蕴涵在这些规定中.量刑性化原则包括量刑人性化和量刑伦理化两个层面,它可以缓和法律和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并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7.
刘明 《现代交际》2011,(1):32-32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当人们沉浸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中时,也体验到了一系列的网络道德问题。大力进行网络道德建设已刻不容缓。在进行网络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儒家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儒家的"""礼"以及"重义轻利"等思想都能起到净化网络的作用,是一剂治愈网络不良行为的良药。  相似文献   
118.
论先秦儒家的国家统一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国家统一问题都作过论述,孔子和孟子倾向于以"礼"为核心建立一个同西周王朝类似的等级秩序井然的一统国家,而荀子则倾向于以"礼法"为基础建立一个以封建君主为首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新型国家.三者的统一思想各有侧重,但都希望用非战争的手段赢得民众--包括敌方民众的支持,塑造一"吊民伐罪"的正义形象,进而推动统一的最终完成.在中国历史上,尽管统一的手段多为武力方式,但是在统一的过程中,儒家的和平统一手段却是使用最为经常的,也可以说是武力统一方式实施前最基本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9.
从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立场,探讨现实问题,以孔子“”说为理论前提,并赋予其以新的时代意义,指导医学领域中医患关系的实践。首先,概括了孔子“”说的历史内涵,简言之,即“爱人”。其次,从两个方面论证了孔子“”说对指导现代医患关系的现实可能性。即现代医患关系的矛盾冲突呼唤孔子“”说的指导,孔子“”说本身所具有的真理性,使其指导现代医患关系也成为可能。最后,联系现代医患关系实践,赋予孔子“”说以两个方面的新的时代意义,要求兼顾医患双方的利益,树立“人是目的”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0.
"理一"不是实体,是极好致善的"表德",即人类共同的价值标准。"分殊"是万物的个体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理一与分殊的关系不是概念论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生命论的整体与分体的关系。理一在万物中,在人的心灵中。"理一分殊"说不只是从概念"推下来",而且是从经验"推上去",是经验与观念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人人有真、善、美的价值诉求,但最重要的是理会多样性,立足于分殊而理会理一。理一作为生命的根本法则就是,其实现的方法是"忠恕",只有尊重事物的差异性,从中理会一贯的道理,才能实现共同价值。朱子从生命哲学的立场,试图为人类生活建立统一的价值法则,直接讨论人类生存方式这一重大课题,并深入到心灵世界的深处,挖掘共同的生命诉求,坚持多样性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态,通过多样性的实践而实现共同价值,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