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6篇
丛书文集   344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579篇
社会学   64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刘钊 《当代老年》2013,(6):29-29
每天早上,云南安装机械厂66岁的申自都会从家里踏着滑板,一路滑向昆明市中心的大观楼广场,一路上,他的身影惹来不少路边行人的注目。6年前,申自正式开始了退休生活。一次他在一家衣家乐吃饭,看到有小孩子在玩滑板,觉得很有趣,他也想耍一耍,谁知一玩上就离不开了。从此以后,申自每去必玩,玩的次数多了,越来越熟练了,中自决定自己买个滑板。  相似文献   
992.
孔子之学思想对个人幸福的理解并没有把物欲与德性相对立,也没有否认个人幸福的主体基础和外部社会条件.学中对于幸福的获得与评价,是需要通过自我不断的学习过程、对利欲的合理理解以及超越的德性三个方面共同构成的,并且对幸福的体验与获取是一个在人生当下不断践行的过程.这种对幸福的理解并不仅仅是抽象意义上的纯粹德性之福,也并非技术操作意义上对具体生活规则的总结,它是以追求“”性为基础的生活之路.或许可以这样说,孔子学对于幸福的理解,其核心就在于以为内在基础而不断践行的生命过程,它既给予人超越的魅力,又不脱离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93.
近代中国,国家与民族的命运遭遇了重大的挫折性变故,普世天下的文明心态与地位受到西方文明的严重挑战,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与转型。传统的儒家文明与带着西方标签的"现代化"进行了一场持久的深思与较量,延续至今。在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如何看待现代化与儒家文明,仍有探索的现实与终极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994.
林乐昌 《唐都学刊》2013,29(2):20-23
,是孔子思想的最高价值观念;学,则是孔子整个学说的核心部分.至北宋,包括张载在内的理学家对孔子学做出了种种有价值、有深度的新诠释.其中,张载对孔子学的诠释尤其令人瞩目.以“智”统一这一问题为中心,主要讨论三个问题:一是张载哲学对儒家传统爱观的突破,二是张载对“欲”与“致学”关系问题的诠释,三是张载对“”与“礼”关系问题的诠释.  相似文献   
995.
孔子将春秋时期政治层面的义观念内化为个体道德修养的途径,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义思想,内涵涉及政治生活、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和经济利益等诸多方面。在孔子"礼义"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中,守礼是基础,行义是方法,达是目标,"义"成为其中最具实践意义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96.
中非希望工程的炒作者和旁观者读一读,可以解惑释疑:“富二代”和青年人读一读,可以作为励志的参考;中老年人读一读,可以了解当代青年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997.
高小强 《天府新论》2014,(4):20-27,52
本文从《易经》"人文化成"说起,由人文遡及天文,人文终究与天文合一,也就是人道与天道为一。这是华夏人文主义的最根本特质,尤其经过孔子继往开来,确立作为总德的天命之"",并以此贯通天人,从而令人文主义发展成为华夏文化最强的主导力量。而且,孔子无论在总体还是个体上,都坚持文质相宜相合,前者即"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后者则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正是由于孔子及其后贤才令华夏最终形成了以义为核心、《四书》为根基、《六经》为扩充的人文教育的完备系统。反观今日国人却轻率地丢弃传统,盲目追随西方,不知西人的人文学早因神人之际的偏执而全无根底,面临深刻的危机,目前还更由于全球化而成为了我们甚至整个人类的危机,是该我们幡然醒悟、悬崖勒马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998.
"性"既意味着对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一点的反省,亦意味着对此四"心"可许以"善"而其足以将人与禽兽从始源处予以区别这一点的觉悟。""、"人"之"圣"境不断地超出经验的个人的修德状况或修德的经验个人,不懈地跃向更高的境界,它既构成衡量经验的个人究竟达到了何种修德程度的最后准矱,亦构成吸引经验的个人修养""德以不懈提升人格的最高理想;这个最后的准矱、最高的理想就其圆满到没有丝毫偏差的境地而赋有形而上的高卓品格来说,即是所谓神圣之"天"或"天道"。""、"人"、"性"、"天"或"天道"皆属实践范畴,其韵致非以真生命投入者将无缘照面,其胜义非生命陶滤到至纯至正至卓之境地者将难以尽识。不过,在直言不堪其任的地方,并不意味着孔子不曾将其对""、"人"、"性"、"天"或"天道"的悟识以某种间接的方式诲示弟子、时人,此即"近取譬"、范本引导与"生命化"的讲习。  相似文献   
999.
古人曾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说明《论语》中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其管理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为本的管理理念,以"礼"为用的管理形式,及以"和"为目的的管理境界。这是儒家的德政管理,也是其治理国家的基本主张。  相似文献   
1000.
宋明理学是新儒学,集中体现了宋明理学的这一特征——既是对孔孟思想的继承,又是创新:如果说宋明理学家对的重视秉持了孔孟的思想旨趣的话,那么,对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诠释则体现了有别于孔孟的新认识。在对的诠释和论证中,宋明理学家一面强调与爱密切相关,一面将界定为"爱之理",在爱、恕、公的相互作用中臻于的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同时强调之一体中的差等和厚薄,最终将基于宇宙秩序的一体而等差贯彻到社会秩序和家庭秩序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