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8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492篇
劳动科学   31篇
民族学   60篇
人才学   92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1227篇
理论方法论   262篇
综合类   2640篇
社会学   482篇
统计学   3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形神"理论最早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哲学问题,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和随之而来的玄学思想深化了这一理论,并使之具有了美学意味,进而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创作观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形神"理论的这种演进并非一蹴而就,其间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转换过程,并且具有明显的逻辑痕迹,因此,对这一过程作细致的思考和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的特质,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2.
1986年,党建扶贫作为中国扶贫开发国家行动起步的标志,同步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经过30年的演进,形成当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国家战略的核心引擎。从学理上看,以党建促脱贫所包含的将贫困治理、社会治理整合一体的发挥制度优势相嵌合,为政治社会学研究社会内聚和国家权威整合及一致性的当代主题转向,形成本土建树,提供了最为前沿的鲜活案例。  相似文献   
83.
【正】这是让姜笑深受震撼的一个葬礼:去世的父亲叫阿郎,在台湾一个街口有个豆花摊。葬礼头一天,儿子开始磨豆子、做豆花,忙活一宿。告别仪式上,亲朋听子女讲他们对父亲的印象,父亲做的豆花是什么样,眼含热泪吃着豆花,品味着老人的淳朴一生。姜笑,北京市大兴区殡仪馆办公室主任,遗体火化师、  相似文献   
84.
"获得感"是指因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获得而产生的可以长久维持下来的满足感,它强调在为我基础上的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获得感"的出发点是人民,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唯物史观;"获得感"追求务实,是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的真正实惠。要实事求是地解释"获得感",就要从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得到满足的社会认知角度理解"获得感"。"获得感"的提出,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解决好现实问题并规避社会的物化现象,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实现"获得感",要坚定信念,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85.
学校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阵地,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战场。我们的学校德育从内容到形式既全面又精致的德育体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改革开放以后,学校德育在多元化的道德环境中,出现了与显性德育并存的隐性德育。并对年青一代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都将远远超出显性德育的期望效果。  相似文献   
86.
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建设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信号检测、处理及实现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思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产出,将课堂教学、创新实践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的运行机制,使之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促进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87.
慈善正当化了绝大部分人对人或主体对主体的介入,这个词汇的使用决定了关系的张力与方向;而慈善专业化的结果,经常变成权力治理的一部分。特别是当“慈善”或“被慈善”被去政治化时,弱势者只是被标记、被识别的差异群体,单纯地接受国家或私人的好意,然后“感恩”、努力再度融入社会常态甚或回馈,社会服务的本质,就是用来强化既存的社会秩序或伦理道德,成为单向心理治理或成为社会问题去政治化的工具。社会工作其实就是关系工作,而社会福利服务的局限往往就在于关系性的局限。如何将传统慈善/照顾关系的解构与再建构,朝向社会照顾,同时将慈善做为翻转“助人者—受助者”双方政治心理的方法,让彼此在慈善关系中都得到“再政治化”的效果,是我们正在台湾基层社区开始进行的实验/实践。  相似文献   
88.
康德认为经验论派和理性论派的幸福观都不能使人们得到真正的幸福,进而他将理性原则应用到幸福论中,提出了以"自律"为原则、"善良意志"为条件的理性主义幸福观,超出了以往的幸福观念。主张以德配福,德福可以在至善中得到统一。认真分析康德的幸福观,对当代人捍卫道德尊严和实现配享幸福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9.
班主任要本着一颗正直而善良的心去管理班级。本文通过自己当班主任的点滴积累,从跟学生"以心换心"的管理角度,提出自己的一些工作心得。  相似文献   
90.
温暖     
【正】1他是北京市海淀区一位公交车司机。他像其他公交车司机一样,每天开着车在规定的线路上周而复始行驶。可是,他又是不同的。他的不同在于2006年的一件事儿。那年冬天,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在医院站点上了车。老大爷叫焦元庆,刚刚在医院看完病。他在小保姆的陪伴下坐车回家。可是,刚上车不久,焦大爷就突然犯病,身体无法动弹。小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