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77篇
  免费   471篇
  国内免费   141篇
管理学   1383篇
劳动科学   60篇
民族学   201篇
人才学   160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4802篇
理论方法论   910篇
综合类   8397篇
社会学   740篇
统计学   114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81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1003篇
  2013年   863篇
  2012年   1097篇
  2011年   1132篇
  2010年   1116篇
  2009年   1103篇
  2008年   1341篇
  2007年   1142篇
  2006年   1002篇
  2005年   908篇
  2004年   762篇
  2003年   754篇
  2002年   572篇
  2001年   483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银箫生与梵玲的系列情感故事",是<紫罗兰>自创刊以来刊登的系列连载小说,整部作品以"自叙传"的手法展开,充满了抒情伤感的末世情调.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创造社为代表的"自叙传"创作,在读者中颇有市场.但是"银箫生、梵玲故事"的抒情自叙传,与新文学"自叙传"貌合神离,本质上完全不同.如果说,新文学"自叙传"以种种反社会的行为体现出对现代性追求的话,那么,"银箫生、梵玲故事"的抒情自叙传,却是通过叨絮的伦理诉求,建立起顽固的封建樊篱,以企达到反现代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2.
近年关于孔子与儒学的研究中,不时有人提出孔子的仁学思想只是讲普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具有超越时代和阶级局限的普适意义。不少论述或割断历史联系而刻意洗刷,或抽掉阶级内容而着力粉饰,实似是而非。本文以《论语》中的原始载述为基本依据,就孔子儒学的伦理思想进行辨析,说明仁礼合一、以礼为本的孔子之道,体现着宗法专制主义的价值追求,并不具有近代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道主义学说所特有的自由、民主、平等和人格独立的价值精神。我们今天可以而且应该积极汲取孔子儒学中的某些合理内核,但决不能以复兴儒学为指归。  相似文献   
73.
教师制度伦理的核心问题是伦理问题,决定了教师制度的建立和改革要经得起伦理的考验,要有充分的伦理依据。教师制度伦理的调节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提高着教师的伦理水平,维护着教育的尊严、公正与秩序。  相似文献   
74.
蔡丹红 《学术交流》2005,(3):103-107
市场定位决定了营销的基本策略,因此,也是结构分销网络在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刚性匹配。市场定位既决定了分销网络的终端形式及逆向设计原则,决定了分销网络终端的密度,也决定了分销网络终端渠道的管理层次与幅度及区域市场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75.
新形势下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专业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高科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 遇,重新定位英语专业显得尤为必要。英语专业的概念不再是传统的"语言技能训练",而应具 有技能 专业,复合 开放的特征。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注意更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加 强课程建设,调整知识结构,优化课程内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增强相关专业素质, 以适应社会对英语专业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76.
本文试从中西方文化形成的早期的两个代表人物孔子与柏拉图的思想主张出发,以分别阐述他们代表思想的经典著作《论语》和《理想国》为依据,分析探讨他们在对个人的思想意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以及社会群体的政治结构三个方面的不同主张:即孔子的思想以个人的修养为核心,强调先修己,再安人,后正名;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在从国家(城邦)管理的角度出发,设想了理想国的存在状态,并提出了“共产、共妻”的主张。这些分歧是中西方历史发展的早期就已经呈现出来的差异,分析和比较这些差异,使我们能够博采中西方之所长,为我所用,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法制的国家。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以“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分析儒家伦理精神“生产力代表性”的“实然”状况,“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应然”要求,寻求到转型的“适然”途径。  相似文献   
78.
行政人与其他人一样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下并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附带着一系列的义务与利益规定。角色冲突、利益冲突甚至是道德冲突产生的伦理困境,使得行政人经常处于两难的境地。因此,应从创设制度化的个人伦理生存空间、行政人对角色责任的清醒认识、弘扬行政人的个体独立人格、界定行政人的忠诚限度等方面帮助行政人找到既可保存公共利益又可保存自己人格完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9.
臧峰宇 《天府新论》2007,1(3):25-29
共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生成昭示着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自觉追求,蕴含着对以往社会存在形式的实践超越。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基于对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的发现,在与当时诸多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流派论辩中逐渐清晰,其人学向度使自由与平等的理念内在融通。这种融通使共产主义理论完成对现存政治的超越,当阶级差别消失、国家机器消亡的时候,“个人”获得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80.
现代科技伦理问题表现及特征的哲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小飞 《天府新论》2004,2(6):33-36
科技伦理问题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伦理道德进步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具体体现为对人的生命价值实现和自由平等追求的障碍性作用,同时表现出广泛性、差异性、复合性和破坏性特征。对这些问题的哲学探究,对于深化科技伦理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