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31篇
社会学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张庆涛  逄玲 《职业》2011,(3):178-178
滚珠丝杠副是在丝杠与螺母之间以滚珠(钢球)为滚动体的螺旋传动元件,因而可使丝杠和螺母之间的相对运动变为滚动。由于滚珠丝杠副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及高速特性、耐磨损性和运动可逆性等许多优异特性,所以,滚珠丝杠副作为高效(节能)和精密的先进传动机构,在国内外已引起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
液压传动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高职教学中该专业要求培养学生具备以现代液压技术为主的机械应用能力。液压控制实验室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该实验室开放是高职院校《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本文提出了液压控制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的几点具体措施,同时阐述了实验室开放式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3.
人图论理论出发,提出了一种优化机床主传动方案析新方法,了数学模型和优化方法,该方法和程序可用于机床变速箱传动方案的优化设计 。  相似文献   
24.
针对电液伺服课内容抽象、理论推导多、不易理解,且学校实验经费紧张,无法实现物理实验的难点,应用数字仿真方法建立了能完成该课程相关试验内容的虚拟实验环境,同时该软件也可配合课堂教学,对所授内容进行直观演示.  相似文献   
25.
高级用户界面是CAD应用软件与用户进行人机交互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人机之间的一个重要接口。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CAD软件的使用效率和宜人性,是对应用软件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对研制的液压CAD系统利用对话框工具所开发的图文并茂的用户界面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有关技巧和经验。  相似文献   
26.
本文探讨传动齿轮位置对机床主轴端部刚度的影响,导出了无穷大刚度设计点存在的条件给出了无穷大刚度设计的方法和程序,并给出了具体算例。  相似文献   
27.
对VHS录像机伺服系统的三种设计方法进行了比较,重点介绍了软件伺服的特点、原理及所需的硬件与软件算法,讨论了超级定时器单元的使用、伺服误差的计算、补偿滤波器的设计、特技放像的处理等。软件伺服系统的开发,对实现VHS录像机关键技术的国产化有重大意义,并可推广至自控、通信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8.
针对多缸柴油机缸套孔原精镗加工存在的问题,应用经济型数控系统对机床实行机电液一体化控制,并着重介绍了应用CNC技术精确设定开环控制系统的机械原点、提高传动精度及使用专用机床加工柔性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提出了一种能实现平行轴传动的新型轴销式少齿差行星齿轮机构,阐述了其基本结构、克服死点机理和运动几何条件.针对平面多曲柄输入机构中存在的虚约束,在运动副接触变形协调的基础上建立机构受力分析模型,对机构的受力状况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30.
为解决运动控制领域多轴伺服系统同步问题,提出了基于EtherCAT分布时钟的控制策略。研究了EtherCAT分布时钟同步机制及实现过程,分析了从站在SM模式和DC模式下的中断信号误差,在DC模式下获得误差小于10 ns的高精度同步信号。搭建了基于LAN9252 和ARM的具有同步功能的伺服控制平台;利用EtherCAT从站在DC模式下产生的的同步信号对位置环、速度环和电流PWM环的定时器进行同步,实现了伺服系统的同步算法架构。在一个二轴的系统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实时性,能够实现从站间的精确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