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466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74篇
人才学   12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21篇
理论方法论   154篇
综合类   2017篇
社会学   386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在当代文学中 ,池莉惯以“非女性化”写作而著称 ,但她的两篇近作《乌鸦之歌》、《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却显示着作者向“女性写作”的转变。文章从这两篇小说的女性叙述立场、女性成长的叙述话语和作品的审美风格等方面阐述女作家性别创作立场的位移  相似文献   
12.
最近,在韩国非常流行一种死一把的活动,参与这个活动的人首先要进行一个以生命的意义为题的测试,留下肖像,写下遗嘱,然后躺进棺材里。体验者能在棺材中听到哭声,大约15分钟后,工作人员再打开棺材,体验活动结束。  相似文献   
13.
范玉芬 《科学咨询》2008,(20):56-57
针对新课程改革中语文作业"只求新,不求真"的现状,提出语文作业设计应以"心灵体验、人文关注"为中心,从与自然、与文本、与心灵对话三方面出发,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文本--生活--心灵的观照,真正达到语文作业人文精神的体现,以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诗人屈原之死历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论题。本文认为 ,古人对屈原死亡的关注方式于考察诗人自杀事件的意义是值得怀疑的 ,力图回到作者文本本身 ,以现象学本质直观的研究视野对屈原自杀事件作一全新的审视 :通过分析屈原诗歌文本中作者潜在的体验模式 ,认为屈原自杀的终极根源在于其深刻的追问精神与存在根据缺失的无法超越之间的深刻张力  相似文献   
15.
李伟萍 《唐都学刊》2007,23(1):48-51
少女光洁的肌肤、纯洁的心灵和母性的温情是孤儿川端的“救世主”,在感官与纯洁、母性与少女之间川端作品中出现了美女与佛的结合,进而形成了其文学中感官因圣洁而得到净化的“好色”情调。因此,从内在的形成原因来看,川端文学的“好色”情调是其诗化了的孤儿的缺失体验。  相似文献   
16.
穆木天思想和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其核心体现了与“边缘文化”相联系的左翼文学的精神特征,与30年代左翼文学的灵魂——鲁迅有着一致的精神趋向。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性”,在这个问题上,穆木天的文艺思想既有重要的价值,又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是与他的“日本体验”内在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试论饭店体验服务产品及其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饭店体验服务产品应运而生,给饭店业带来了新的商机,着重论述饭店体验服务产品的产生背景,产品的种类、特性及其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部具有浓郁诗意的作品,<边城>能激发读者沉醉的审美体验;作为一部具有悲剧意蕴的作品,<边城>能激发读者净化的审美体验.而沉醉和净化是两种高峰性审美体验,这就元怪乎<边城>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社会的互动式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社会的物质文明向信息社会的非物质文明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设计模式从单向的输出状态转化为双向的互动沟通。互动式设计不再以某种具有确定功能的产品作为创作的目的,而是以创建一个可供使用者自由选择和发展的平台为依归。它所创造的体验具有多感官化、虚拟化、动态化、超现实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顾客价值的构建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胜市优势.应从功能利益、体验利益和关系利益三方面构筑顾客价值,并用分层处理的方式管理顾客价值,通过加强"接触要点"管理和优化企业流程来提升顾客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