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5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441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388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2153篇
理论方法论   515篇
综合类   5367篇
社会学   337篇
统计学   4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605篇
  2011年   700篇
  2010年   646篇
  2009年   672篇
  2008年   694篇
  2007年   554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475篇
  2004年   410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神的意志将统治一切。”  相似文献   
42.
(賨)是秦汉时西南少数民族之一,其部族敬信鬼神,慕求长生.汉末当张鲁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的五斗米道政权时,其部族纷纷前往投奔,信奉道教.西晋时(賨)族后裔李特、李雄与北方流民一起进入蜀地,得到当地以范长生为首的五斗米道组织的大力支持,建立了以道教思想为治国方略的大成国.  相似文献   
43.
那时候,我一直对苏芽耿耿于怀!当初,妈妈病重的时候,在我们一家人莫大的痛苦面前,她冷静得近乎冷漠。她摸着我乱糟糟的头发说,要是妈妈不在了,给我当女儿吧。  相似文献   
44.
禅意盎然     
中国古代曾经有所谓“三教九流”之说。所谓“三教”,指的就是儒、释、道。虽然在传统的“三教”之说中把儒、释、道不加区别地“定性”为“教”,但根据现代社会中对宗教的认识和理解.除了把“释”(佛教)说成是一种宗教大概很少有人会提出疑问外,对于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45.
文章对《西游记》为吴承恩所著提出质疑,并依据宋元之际陕西的全真教密史。提出祖本〈西游记(平话)》其实是道教文学奇葩。而校者“华阳洞天主人”即闫希言师徒,他们应是今本《西游记》的最终定稿人。  相似文献   
46.
在19世纪西方的现实主义文学中,除了存在世俗人道主义外,还存在基督教人道主义精神,即以上帝的名义对人类进行关爱.而基督教人道主义又包括伦理建构和神性启示两种内涵.其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以上帝的名义关怀人,以促进道德完善为己任.而区别在于前者只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而后者所体现的爱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伦理学建构,而是源于人悲剧性处境的先验设定和人有限性的体现的一种神性启示,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具有生存价值论意义的人性提升与超越.  相似文献   
47.
基督教是西方影响最大的一门宗教。本文从其教义和《圣经》入手,借助于Kluckhohns和Strodtbeck分析文化模式的五种取向,即人性取向、人和自然关系取向、时间取向、行为取向和社会关系取向,逐一剖析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重大影响,并引用相关英语谚语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48.
赤松和尚是清初贵州佛教思想史上一位著名禅师 ,他一生寻师访道 ,参禅见性 ,是临济禅宗佛教正宗第三十三代传人。他作为贵阳黔灵山弘福寺的第一代开山 ,创办禅宗道场 ,培养佛门弟子 ,法流蕃衍 ,遍于黔中 ,饮誉西南。其禅学特征是 ,在宇宙观上 ,以“真如缘起”的佛性论为基础 ;在认识方法论上 ,既以棒喝齐施为宗风 ,又假借语言文字以方便说法 ;在佛教内部倡导禅净合一 ,在佛教外部主张佛、儒、道三教融合 ,在禅学思想上反映出鲜明的调合色彩。  相似文献   
49.
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不少中国现代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受到《圣经》文本的濡染,构成了小说创作的罪孽与忏悔、堕落与拯救、受难与皈依等叙事模式。他们在创作中,努力摆脱中国古典小说的伦理教诲传统模式,注重人的外部世界的观照与英雄叙事的传统模式;将对人的处境与出路的思考置予重要的位置,注重于人的内在心灵的袒露与展示、平民百姓人生的关注与描写,使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50.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可为世界“金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进入 2 1世纪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现代社会、人类心灵的困境也在全球化 ,人类迫切需要一个赖以安身立命的伦理基础以担负现代人群、现代人生的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全球文化交融的历程 ,有识之士提出了建立全球伦理 (世界伦理、普世伦理 )的构想。世界各大宗教和伦理传统中都有为现代伦理可资利用的精神资源 ,就中华文化传统而言 ,中国佛教伦理的思想资源不可忽视。本文力图以普世伦理构想为背景 ,探讨中国佛教伦理的思想及特质 ,并继而申明佛教伦理思想的普世意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