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87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91篇
管理学   1928篇
劳动科学   129篇
民族学   599篇
人才学   549篇
人口学   81篇
丛书文集   4190篇
理论方法论   699篇
综合类   8938篇
社会学   1410篇
统计学   228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400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341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1023篇
  2013年   895篇
  2012年   1081篇
  2011年   1280篇
  2010年   1167篇
  2009年   1250篇
  2008年   1542篇
  2007年   1123篇
  2006年   976篇
  2005年   951篇
  2004年   979篇
  2003年   967篇
  2002年   783篇
  2001年   681篇
  2000年   563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81.
普希金和阿赫玛托娃分别被誉为俄罗斯诗坛的"太阳"和"月亮".他们生活的时代与个人经历有较大的差异,但在那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他们共同的精神母国--皇村,他们共同的表现神和人的交汇点的宗教意识,使他们具有了相似的文化特质,并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进射出异彩,这就是俄罗斯诗坛日月同辉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2.
王奕红 《日本学刊》2003,(6):96-109
对日本中间层问题研究的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具体课题内容等概貌进行梳理,可以纵观乃至把握现代日本"中流"历史的基本发展脉络和日本中间层作为一种群体形式的发展机制,而尝试借助西美尔的形式社会学理论亦可对这一问题做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983.
叙事本身即是一种视点的选择,它将影响和制约叙事者"说什么"和"怎样说".男女两性叙事性别的不同,导致男女作家创作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的叙事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形式层面和风格层面,而且更多地体现了叙事者的主体立场、道德观念、情感指向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984.
同题共作属于集体性的创作活动,赋的同题共作以魏晋南北朝为盛,这与当时文学集团的兴盛有直接关系。同一命题、相同环境下的创作,及其所固有的切磋品评的创作目的,使同题共作赋呈现出相反相成的两种倾向:一是题材范围和艺术风格上的趋同,二是同中求异的竞胜争高。这种方式的创作对于赋体文学表现领域的拓展和艺术技巧的提高都产生了重要作用。魏晋南北朝同题共作赋的文学史意义,则主要表现在促进了短赋的发展,并加快了多诗少赋的文学进程。  相似文献   
985.
浅谈玛格丽特·杜拉斯小说的情爱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在中国获出全集的殊荣的外国作家是玛格丽特·杜拉斯。对杜拉斯的认识,有很多人或说一般的读者停留在对她小说所谓的"情色"的描写上,为此,有必要对杜拉斯的小说从时代、政治和女人在社会中所处的角色来分析,透过"情"色"看到深刻和严肃的内涵。  相似文献   
986.
新历史小说摒弃了阶级斗争学说、社会地位决定论、经济决定论观点,以新的历史观念、新的历史意识解读历史,以家族史代替"正史",着重表现了民间文化、民族文化及人性、欲望的冲突在历史斗争中的作用,完成了"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到"一切历史都是欲望的历史"的颠覆,将历史主观化、个人化。  相似文献   
987.
从心理体验的角度来看,鲁迅的<狂人日记>其实是一个民族的自我发现、自我忏悔和对自身的反叛.无疑是一声巨雷,它震醒了世界.  相似文献   
988.
试论教育研究的文化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教育研究领域出现了文化学的研究取向,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上看,教育研究仍然亟待加强自觉的"文化意识",这就是,一方面依据文化、文化与人的关系问题作出方法论的转变,另一方面,积极关注文化的发展。当代哲学主题与方法论的转变要求教育研究重建自己的方法论,而当代中国文化的现状与未来则需要教育研究者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去。  相似文献   
989.
以男性为参照系,追求成为一个独立大写的人的"强己"意识,是丁玲创作和做人的重要特点。丁玲的强己意识的形成,既有家庭的影响,也是以当时出色男性为参照、自觉学习的必然结果。丁玲的强己意识在创作中表现为女性独立人格的觉醒和对性别角色的反抗,在做人方面表现为以成功男性为榜样,从而靠拢主流文化与亲近政治。丁玲所取得的成就和所经历的磨难,都与这样的做人姿态和文化心态有关。从文化史的角度考察,丁玲的强己意识有着值得充分肯定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90.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反对性别本质主义的道路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模糊两性差异,强调两性之共同人性及承认两性差异,强调女性的特殊性。在长期的论争与批评实践中,西方的学者更多地选择了前者,而中国的学者更易于接受后者。其差异的原因:一是西方的二元对立与中国的阴阳调和对女性主义批评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二是中国传统的"孝亲"观对女性主义批评的影响;三是中西文明发展逻辑的差异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文化落差的影响)。另外,除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不同背景也是其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