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美国信用社经过近100年的发展,在资金来源及运用、收入分配、管理制度与组织结构、管理机构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国当前进行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应明确以资金互助为联合的根本宗旨;应建立一套完备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服务体系;要建立完善的、符合国情的内部管理制度;政府应加大对信用社的改革扶持和优惠力度。  相似文献   
22.
对我国土地信用合作社实践的思考——以宁夏平罗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信用合作社这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创新,对解决耕地细碎化和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农民收入、提供农村公共品等问题有积极的作用,初步构建了存贷双方共赢互利的机制。在以贷定存的运作模式下,土地信用合作社成功运行的前提在于引进或者培育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作为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避免重规模、轻效益的扶持政策;土地信用合作社降低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成本,实现以存促贷,但要注意保障存地农户权益。最后,对于解决存期偏短的问题,可以考虑在土地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在较长期限的存贷地中引入股份制。  相似文献   
23.
重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与困惑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主要有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经济合作社、农村合作基金会。其中农村经济合作社和农村合作基金会的金融机构法律地位一直未得到中国人民银行承认 ,1999年初对农村合作基金会全部关闭 ,进行清理整顿。事实上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于 2 0世纪 5 0年代 ,是通过吸收农民现金入股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后来 ,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 ,信用社管理体制几经变化 ,逐步走上了“官办”的道路 ,形成了“既是集体合作金融组织 ,又是国家银行基…  相似文献   
24.
甘强 《决策导刊》2001,(9):14-16
思考之一:如何认识供销社的“合作”性质 合作社经济是劳动群众为改变生活条件或生产条件而自愿联合建立的一种经济组织。在我国农村,合作社经济有着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建国初期,三大合作经济组织即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随着历史进程,三大合作经济组织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生产合作社被人民公社代替,  相似文献   
25.
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金融组织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障碍及其原因,提出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与创新的策略,重点阐述了作为农村金融基础的农村信用社的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6.
合作经济组织属于互益法人,其设立目的具有同业互助性质;在内部组织上遵循人合性,亦体现适度、有限的资合性;在政策待遇上具有公共性与扶持性。我国主流的合作经济组织类型主要有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三类,改革开放以来三类合作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境况。制约我国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作经济组织经常遭遇政府不当干预和市场优胜劣汰的双重挤压;二是对合作经济组织的立法回应不足,使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制度建设长期落后于现实需求。为保障我国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应进行法律续造:一方面,要以合作经济组织统一立法取代合作社单项立法,制定完备的“合作经济组织法”;另一方面,着手构建起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性政策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合作经济组织的身份识别监管机制、系列政策支持系统、农产品流通渠道培育制度与反垄断法适用豁免地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