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62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392篇
理论方法论   60篇
综合类   950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汉代是有载籍以来全面接受和传播屈骚精神的第一朝,汉代骚体赋又是汉人接受传播屈骚精神的艺术结晶。汉代骚体赋从文体特征到题材内容、思想情感,始终映射出屈骚的光辉。汉代骚体赋对屈骚的接受突显出“士不遇”的忧患,对忠君爱国精神、正直高尚品格的颂扬,同时又表现了对屈原以身殉国行为的批评。凡此种种,忧患、颂扬、肯定与批评,都反映了汉人的人生观、道德观和社会思想观念,并带上汉代大一统的社会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92.
建安九年,曹操控制河北之后,发出抑兼并令,着力抑制豪强廉并土地,减轻农民赋役负担,改革推广新的税制,以租调制代替两汉时期的租赋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唐人送别诗中由于送别情感的激发和送别情景的感染,催生了许多突发奇想和妙语佳句的开端,约略可以分为铺陈赋笔起句、摹物写景开篇、感兴议论发端三类模式,展现了送别诗开端的蕴藉诗意。  相似文献   
994.
张衡一生以其勤奋而又多愁善感的文学创作 ,展现了一个文理淹通、才干出众的封建文人在复杂动荡的社会背景下的热情追求和无奈伤感。其丰厚的思想价值和卓越的艺术追求 ,正如同候风地动仪、浑天仪在地学、天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样 ,张衡的文学创作是汉代及整个古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95.
元宇宙概念为众多领域提供新发展思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元宇宙的赋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了课堂实践教育形式、提供了教学数据分析,大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激发,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但元宇宙应用导致虚拟与现实边界模糊、数据异化现象加重、资本干扰教育环境等问题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新的挑战。在元宇宙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建设思政大平台、探索教学新模式,教师转变身份、引导学习实践,加强人文关怀、规范数据使用,完善监管机制、加强资本管控,才能有效应对元宇宙赋能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996.
国学修养的高低与一个人旅游审美情趣的雅俗密不可分,息息相关,上乘的旅游审美活动离不开旅游主体自身渊博、高雅的国学修养。国学修养是提升旅游主体旅游审美情趣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997.
论谢灵运和山水游览赋的关系──以《山居赋》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灵运的山水游览赋以《山居赋》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在表现手法上具有写实性,在题材上则更侧重于描摹山林而非铺写水势。在细腻描绘山林的过程中,作者并未投入太多的人生感慨,也不让世俗的情感干扰自己的叙说,而是让心灵沉寂在大自然中,引导读者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净化。这一特点对山水诗的产生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王延寿现存《鲁灵光殿赋》、《梦赋》、《王孙赋》三篇赋作。在王延寿之前,以京都和宫殿命题的骋辞大赋,都是通过夸饰场景和营造气氛以服务于颂圣、讽谏的主题,其所关注的是宫殿的象征意义,宫殿本身并不具备独立性;与此相应的结构模式,则是对行视点和叙列手法。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则由对宫殿象征意义的关注变为对宫殿本身的关注;与此相应,在结构上也突破了骋辞大赋的固有模式,由对行视点和叙列手法变为对细节的时间建构。这种变化,标志着“宫殿”赋已从骋辞大赋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咏物体类。王延寿三赋,体制均小,风格统一,其流转行进的叙事结构、体物入微的写实技法、深沉奇诡的幻境营造和富艳瑰玮的文辞,共同创造了“体含飞动之势”的美感境界。  相似文献   
999.
通过梳理相关史料,确认太宗《威风赋》是赐予长孙无忌的。太宗通过《威风赋》,追思建立王业的艰难,表现了对功臣们的感激之心。同时,《威风赋》也是太宗的精心结撰之作,充分体现了太宗的文学思想。《威风赋》与贞观文坛的审美倾向基本吻合,是太宗文学思想的一个示范,也是太宗的文学思想影响贞观文坛的一个桥梁。  相似文献   
1000.
汉末以后,强烈的生命意识成为文人作品的主题,《文选》中便有7篇哀伤类赋,展示了一幅幅凄婉的人生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