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01篇
劳动科学   31篇
民族学   348篇
人才学   60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405篇
理论方法论   118篇
综合类   1135篇
社会学   215篇
统计学   5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1.
《九歌》是屈原在民间“九歌”基础上写定的 ,可以认为是屈原所作或创造的。《国殇》是为牺牲的楚国将士而举行驱鬼活动的主祭歌。《国殇》以外的《九歌》其他篇 ,主要是表现对九位天神地的恭敬、赞美和依恋 ,《九歌》中的神、巫、人、鬼关系 ,就是一个由人和巫迎请神、送行鬼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以金文中女性享祭情况与男性享祭情况的对比为纬,考查女性享祭者礼遇高低的量化相对值;以不同时期女性享祭情况的发展变化为经,考查女性享祭者礼遇变化的量化绝对值,揭示出殷周社会对女性享祭者的尊崇逐渐减弱的事实,证明殷周女性社会地位极其低微并逐步下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一本图并茂。帮助农民工生动、直观的了解在进城务工中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以及如何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相关知识的《农民工维权手册》,最近由四川省劳动保障厅编制完成。5月31日,省政府在成都举行了“四川省《农民工维权手册》首发仪式”,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蒋巨峰。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保明,省劳动保障厅厅长张成明等领导将首批《农民工维权手册》发送到农民工代表的手中。  相似文献   
14.
古代每逢元宵节,徐闻名地都要举行游神盛典。时至今日,这个古老的传统仍被前山镇完整地保留着。前山镇游神活动包括筹备、游神和结束三个阶段,游神阶段又具体包括请神、会神、游神、饮茶、念谟和送神等6个仪式环节,过程完整,仪式庄重、古朴,具有深厚的化蕴含。  相似文献   
15.
《经理人》2008,(6):77-77
为配合总部经济的发展,加快形成总部经济的规模效应,助力深圳建设总部经济强势基地,4月23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在福永数据中心举行了“总部经济·信息化服务基地授牌仪暨中国电信深圳福永数据中心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6.
由淮海工学院、连云港市委宣传部、连云港市社科联等联合举办的中、日、韩徐福文化研讨会暨连云港市徐福研究所揭牌仪式于2006年6月5日下午在淮海工学院举行。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凌迎兵、淮海工学院院长晏维龙出席开幕式并致词。连云港市有关方面负责人曹佳鸣、王家全、杨增泰、日本佐贺县徐福会副会长村冈央麻、韩国济州文化院院长、济州道徐福学会会长洪淳晚、日本徐福会理事、国际文化研究科博士  相似文献   
17.
《人才瞭望》2008,(12):55-55
日前,2008年河南省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暨河南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仪式在孟州市举行。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许多作品是经过置换变形的祭祀仪式原型。置换变形的关键在于对主人公地位的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显现出鲁迅对于启蒙的一个完整的思考,祭祀仪式原型投射了鲁迅自身体味到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鉴人类学关于仪式的理论,以著名的土改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为例,讨论了意识形态是如何经由文本与实践进行再生产的,同时还探讨了文本中各种意识形态的纠合与冲突关系。  相似文献   
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政治仪式作为国家政治社会化途径之一,本身就是以国家为单元的共同体凝聚机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过程中,政治仪式作为重要形式与展开路径,以其特有的时间性、空间性、公共性、共同性特征,推动了在中华民族主权国家内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心的记忆刻写、在场体悟、价值引导、文化信仰、情感认同、行为规范等叙事实践,多维多层次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性内核。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时代,需要充分认识政治仪式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挖掘其承载的共同性价值,拓展其民族共同体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