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58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8篇
丛书文集   289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459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聊斋儒影     
儒家思想在《聊斋志异》里的反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绝大多数读书人都热衷于应举,终生以入闱应考为务。蒲松龄在批判、揭露其中积弊的同时,对读书人的这种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二是以儒家“仁政”为标准,评判官吏人品的廉贪清浊和为政的成败得失,愤怒揭露、抨击了蠹役秕政。三是塑造了一批“以儒事饰贾事”的儒商形象,而与其它文学作品中的商人形象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52.
钱大昕是杰出的经学家和史学家,他力排“二氏”,专主儒学,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形成了教人为善、立言不朽、修身修己等独特的儒者品格,这些品格是他为官、治学、做人的推动力和价值标准。钱大昕对儒学的专一来自于其治学、家庭、时代以及儒家思想文化主导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之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和本质是德育,其德育思想深刻而丰富,对于我们加强当代青年道德建设,为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做好青年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和理论基对。  相似文献   
54.
儒家伦理政治观具有伦理与政治一体化、“德治”与“民本”思想相融合以及注重伦理道德的制度化和政治制度的伦理化等鲜明特色,充分体现出我国古代伦理道德和思想文化的优良传统与民族美德,对我国封建社会乃至当今时代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55.
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调整,对其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都将产生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儒家思想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契合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56.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思想,在管理领域也有它的独到见解,特别是其中的人本思想对现代管理颇有启迪作用.本文就儒家人本管理思想对学校教师管理的启示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7.
“公众知识分子”(public intellectual)这一概念近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知识分子”一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俄国。表面看来,公众知识分子似乎与印度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传统以及希腊传统没有任何的渊源关系。印度教徒追求的是将真我与梵天统一,  相似文献   
5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研究蓬勃兴起。很多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基础之上,沿袭了西方的相关理念而来。实际上,早在先秦时期,儒家文化中就已包含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其中许多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治理方式,对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发展也具有一定影响。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自然生命观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曾论及人与天地、自然之关系。笔者将儒家从生命的角度对自然和万物以及人的认  相似文献   
59.
哈代和路遥是中西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同处乡土文化被工业文明侵蚀的社会变迁时期,各自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威塞克斯和陕北黄土地. 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两位作家在思想基调上表现出各自的特性. 哈代小说深受古希腊悲剧宿命论的影响,他笔下的农民面对变化无所适从,听凭命运的摆布和捉弄,通常陷入毁灭的结局. 路遥小说中的农民则对儒家思想做出了现代性的诠释,他们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勇于摸索拼搏,不畏坎坷多舛的命运,始终力求掌控自己的人生. 哈代和路遥为生存逆境中的农民描绘出一幅社会全景图,尽管基调不同,但均关切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浮沉,思索探寻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和价值秩序,映射出当代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迷茫和困境.  相似文献   
60.
在形象学的视野中,我们审视朗费罗作为一个文化形象在中国的介绍与接受,考察汉语文化系统中的意识形态对朗费罗形象构建的操纵,分析百年来国内五个版本的美国文学史中朗费罗的相关书写以及中国作家对朗费罗的想象.朗费罗的个人修养和诗歌创作具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德十美”质素,其作为“君子”的文化形象才能够在中国流布,而这种本土化形象的建构是中国学者的儒家思想同化外来文化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