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253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484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4 毫秒
81.
在目前人们尚未发现大略堂刻有另一种形式的《西游释厄传》,以及《西游释厄传》只存在着大略堂所刻的文献资料记载之情况,大略堂《西游释厄传》,即可简称为《西游释厄传》。而这种因便于行文而简称的《西游释厄传》,就是百回本《西游记)的祖本,也即世德堂本的底本。  相似文献   
82.
朱子“浃洽”论是朱子读书问学解读经典的重要方法论,朱子建立了以浃洽为中心的解读经典的路径。而欲理解浃洽,又必须进一步理解与浃洽相关的几个概念,如贯通、融释、涵泳、乐成等。它们在许多情况下与浃洽杂糅在一起,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83.
中华书局1983年版《四书章句集注》的点校存在问题有三:一是由于对引文疏于上溯原文的考证,导致对引文及引文中的引文界定不清;二是朱子在注解《四书》的过程中,非单纯甄别、选用原文,他在对原文进行择选后又加以精心改动,附以点评,对于朱子点评部分书局版并未加以区分;三是还存在漏加前后引号及引号标记错误、漏加书名号及书名号标记错误、专有名词标记错误等问题。  相似文献   
84.
85.
《唐律疏议》是中国古代以疏解律的典范。释律者在解释的过程中,注重综合考量,合理运用目的解释,遵循条文具体目的服从抽象目的、个别目的与整体目的相结合原则。《唐律疏议》目的解释的技巧非常成熟完善,有效地弥补了法律可能存在的缺陷并维护了封建伦理纲常。依据解释形式和解释结果状态的不同,可以将《唐律疏议》目的解释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唐律疏议》目的解释承载了中国古典法律解释优秀的智慧和经验,它在促进礼法融合和指导司法审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我们对于唐代法律解释的理解,还可为当代的立法解释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6.
任大刚 《领导文萃》2014,(23):87-87
正因为贪腐,最近有不少位高权重的人物轰然倒塌,让人目瞪口呆。不过从一些披露出来的案情看,激发犯罪的还是那个老掉牙的东西——欲望。"欲望"这个东西,最难琢磨,也是"法、术、势"之外,韩非子用来制约人性的要件。利用人的欲望,引诱人走上自取灭亡的道路,是《韩非子》一书随处可见的方法,每每谈及,总有些洋洋得意。作为记载"性恶论"的著作,并不十分奇怪。  相似文献   
87.
儒教、佛教、道教(或神道教)是东亚社会的三大基本宗教。在东亚社会的传播和演变进程中,这三大宗教既有冲突,又有融合。伴随着冲突—融合、融合—冲突的旋律,东亚三教最终走向和合。和合构成了东亚三教的基本内容和发展主流。  相似文献   
88.
道家的心灵理论,偏重于“天”而不注重“人”,比较缺乏“人”的欢乐色彩;儒家的心灵状态,偏重于人为的“人”而不注重天然的“人”,所以缺乏发自天性的欢乐色彩。陶渊明注重天然的人的生活,所以能够跳出两种思想的局限,让心灵呈现出最佳的和乐状态。  相似文献   
89.
儒家之道和君意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在大一统局面下,儒道的实现只能以专制君主为平台。董仲舒解决了尊君、造神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又通过将形上之道与形下之事的结合,打开了儒道与民众生活的通道,从而推动了儒家之道的遍行于世。  相似文献   
90.
<儒道佛与中医药学>一书从儒道佛与中医药互动关系入手,既从传统文化角度探索了中医药学的发展条件和规律,又从中医药学层面考察和评估了儒道佛的社会历史功能.该书的出版对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