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9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中唐名相权德舆,是典型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由于受其家庭和所处时代的影响,他的思想较为复杂,明显表现出浓厚的儒、释、道三者调和的痕迹。他的思想中既有儒家的中庸、守正,佛教的轮回、禅定,又有道家的反朴、归真。三者共同和谐发展。这种调和的思想观念伴随着权德舆的一生并真实地体现在他传世的五十卷诗文集当中。  相似文献   
92.
吴承浩 《现代妇女》2014,(12):327-328
儒释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传统文化中,儒释道被统称为“三教”。三教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碰撞,又不断调和,最终在许许多多的领域中都产生了相融的现象。本文主以《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一书为对象,简评述了一下其中的儒释道思想相融的现象。  相似文献   
93.
儒家、道教和佛教三家思想互相借鉴与融合,对中国各个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清时期,儒释道三足鼎立,其融合发展逐渐成熟深刻,文学艺术作品中多见其影响。儒释道的融会贯通在明清小说代表之一的《西游记》中有着典型深刻的反映。《西游记》不仅仅是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它还将儒释道三家文化融合,开篇就以石头文化来讲述儒释道三家的联系。同时,作为明清小说的代表,它用具体的人物代表三家,反映了儒释道融合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4.
认识论的始原性提问是关于终极实在的提问 ,此乃认识论的逻辑起点。基督教的提问对象是“存在” ,由此它既肯定了关于世界的经验知识的真实性 ,更进而揭示了经验知识得以成立的先验条件与超验依据 ,使其整个知识论体系拥有严密的逻辑辩护。儒与道的性问系之于“存在者” ,由于将存在者视为自存的 ,这使其无意于认真思考知识的合法性辩护问题 ,贬抑和割裂语言与思想的同一 ,使其认识最终陷于非认识性的神秘 (更多的是道家 )与独断 (更多的是儒家 )。释家问的对象是“不存在”或虚无 ,由于虚无不过是存在者的另一面相 ,故在语言观等方面与道及儒并无根本区别。但由于以论证世界的虚无为旨 ,释家既否定了认识主体的存在 ,也否定了认识对象的存在 ,并进而否定了知识本身。这使它在一种悖论式的形式中最终否定了它的认识论本身  相似文献   
95.
作为中国三大传统"鬼节"之一的"七月望",其节俗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与独特的形态特征.从文化史的视角考察"七月望"节俗的三大历史渊源,不难发现,儒家孝文化对"七月望"形态特点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决定其以祭祀祖先为核心内容的节日文化主题,并最终促使其成为一日贯三节(鬼节、中元节、孟兰盆节)、融儒释道文化于一体、历史影响长迭上千年之久的重大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96.
明清以来,外来文化对羌族聚居区域的影响日益加强,形成了羌族传统的宗教建筑勒色与汉族儒教、佛教、道教建筑宫观庙宇比肩林立的文化景象,也形成了不同的宗教建筑之间的文化对话.对话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坚守,也是对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认同,汉族儒释道的思想文化对羌族勒色崇拜的建筑形式、释比仪式、神灵形象、语言符号等都产生了影响,使其具有多元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97.
河南登封古迹众多,儒释道三家文化都在登封留下了鲜明的印记。基于系统论的视域,考察登封古迹,可以发现儒释道在中华文化中所呈现的复杂微妙关系:一是尔消我长,各领风骚。嵩阳书院的盛衰兴废体现了儒释道三者在中国大地上尔消我长、各领风骚的互动关系。它们的地位与影响常常随着自身力量的发展以及帝王的喜好而发生改变。二是彼此借鉴,相互吸收。嵩山少林寺和嵩阳书院新儒学的创立,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儒、释、道三家文化互相吸收、彼此融合的现象。三是和而不同,各具特色。嵩山少林寺钟鼓楼前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即是三教一体、相互取法又各具特点的一个证明。三家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最终的共生共荣,在世界文化中堪称奇迹,这对于正确处理当代全球化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的纷争问题具有极为重大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98.
儒、释、道三家的教学观从尊师重教、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各有千秋,但也有一致的地方,深入探讨三者的联系与区别,于今天的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
艾勇 《社区》2010,(14):11-11
一块小小的豆腐,居然能够诠释出不同宗教之间的细微差别。 在中国.再没有哪一种食物像豆腐一样特殊:它在不同宗教里的地位非常悬殊。道教人士对豆腐最为推崇,在道教文化节上,豆腐常常是指定食品:佛教徒对豆腐虽然没有如此膜拜,不过仍然把它当作一道很重要的菜肴;但在儒教中,豆腐是受到强烈排斥的。小小一块豆腐,为何有这么多名堂?  相似文献   
100.
略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内在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上讲君权神授、皇权至上、等级森严,道德伦理上讲惩忿窒欲、净化人心、放弃自我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