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6篇
  免费   517篇
  国内免费   53篇
管理学   1422篇
劳动科学   101篇
民族学   222篇
人才学   357篇
人口学   265篇
丛书文集   2199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889篇
综合类   5622篇
社会学   1618篇
统计学   130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324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354篇
  2015年   558篇
  2014年   1178篇
  2013年   1091篇
  2012年   1180篇
  2011年   1274篇
  2010年   1154篇
  2009年   1163篇
  2008年   1041篇
  2007年   691篇
  2006年   549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蒲纯丽 《职业》2015,(9):120-121
本文提出,应根据职校学生的特点,利用所学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专业专长,为社会输送优秀的能工巧匠。  相似文献   
12.
线描是儿童美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丰富性和装饰性,可以激发儿童想象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发现身边有趣的事物,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的灵感,培养创造力。线描绘画时,应给予儿童充分的想象空间,并鼓励、赞赏,使儿童获得绘画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带来了劳动力的大量迁移,在此过程中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受到人口流动的影响巨大,并呈现增长趋势。伴随着人口流动的不稳定性、社会关注度低、覆盖面广等问题,流动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身心发展、卫生和营养、安全和权益保护等问题,日益成为我国当下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1986年,云南瑞丽在吸毒人群中发现了我国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之后的官方报告中,云南的艾滋病报告数一直居于国内前列。面对艾滋病恐慌,云南不是讳疾忌医,而是打破沉默,向艾滋病宣战。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中,许多国际非政府组织(NGO)的作用不容忽视。因为聚集了众多国际NGO,云南省城昆明甚至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的艾滋病防治NGO之都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2005,(6):50-51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面对孤老残幼痴呆病傻的弱势群体,杨金花同志三十年如一日,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负和艰辛,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关心、爱护他们,把青春奉献给了黄冈的福利事业,用心血和汗水为孤老残幼构建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园。将社会福利事业视同自己的生命,将孤寡  相似文献   
17.
论观点采择与皮亚杰的去自我中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儿童对个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特征的认知的研究始于皮亚杰。皮亚杰提出了“自我中心化”和“去自我中心化”的概念 ,在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观点采择的本质特征在于个体认识上的去自我中心化 ,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 ,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对观点采择的研究是对皮亚杰关于儿童自我中心化和去自我中心化发展研究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安徒生童话深具儿童精神 ,安徒生童话的儿童精神在中国的流变从一个侧面记录着中国儿童文学自身成长的足迹 ,梳理安徒生童话的儿童精神在中国的流变为思考自身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参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回顾公众参与的形成 ,分析公众参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说明了城市设计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并通过国外和国内两方面的实例进一步讨论了如何在城市设计中引入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20.
童年意象的运用是王安忆小说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成长中的儿童"是王安忆小说中特有的形象.以儿童形象为象征载体进行文化批判是对童年意象的出色运用.儿童视角的发掘使王安忆的小说取得了"陌生化"的审美效果,也使细节化呈现文本的艺术表达方式与文本的精神内涵完美地结合起来.儿童视角的运用还让作家能以旁观者的眼光看世界,保持了独立、警醒的创作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