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2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473篇
劳动科学   40篇
民族学   147篇
人才学   108篇
人口学   37篇
丛书文集   712篇
理论方法论   175篇
综合类   1819篇
社会学   394篇
统计学   5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442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8 毫秒
61.
62.
本文通过对一对一入职面谈的分析和探讨,探究合适的一对一入职面谈的内容、话题、方式和方法,以帮助管理者更好的利用一对一入职面谈这种管理手段保留和发展新员工,并帮助新员工更快融入新的工作场所和公司。  相似文献   
63.
柳宗元对儒学和佛学都有较深修养,对"统合儒释"也有高度自觉。学界对"统合儒释"的方式的讨论较多地偏向于柳宗元所自述的范围,即以儒学为本位裁量佛教、对佛教进行抉择,可概括为"援儒入佛";但"援佛入儒"这种更具时代性和创造性的方式也存在于柳宗元的思想成果中。《乘桴说》体现了重视心性的倾向和新颖的儒学阐释之风;《天爵论》重视智识和意志的思想是受到佛教影响的同时对儒学传统的重新发掘和塑造。二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援佛入儒"的特点,也体现出"统合儒释"的创新性和深度,在中唐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64.
恶意欠薪已成为我国侵犯劳动者权益的普遍问题,不仅激化了讨薪的冲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已经演变成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刑法修正案(八)》已明确规定了恶意欠薪罪,但是笔者认为现阶段在我国不宜将恶意欠薪入刑.  相似文献   
65.
牛付秀  李欢 《现代妇女》2014,(4):182-182
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相关问题是现在幼儿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在本篇研究中以汶上镇为例,分析了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内容及方式,希望能为相关实践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6.
固原市生态移民对回族地区的生产文化适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帆 《现代妇女》2014,(5):273-273
在国家扶贫资金的支持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的一部分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恶劣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群众,集中搬迁到黄河灌区能够得到便利灌溉的地方,实现异地扶贫开发,寻求经济发展。人口迁移是生产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宁夏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在促进移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移民群体传统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一文化变迁的过程中,移民对此时此景文化的社会适应状况成为我们观察文化、社会变迁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67.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决定》为实体经济指明了方向,也为校办工厂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本文在认真学习三中全会《决定》后,认真总结和分析了校办工厂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今后工作的方向,谈一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8.
幼儿园的幼儿是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集体生活中,所以大部分的孩子们刚来到幼儿园会产生很多的不适应。而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老师说:"教育即生活。"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利用图标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从而让幼儿慢慢的适应我们的幼儿园的生活。  相似文献   
69.
有关刘孝标《广绝交论》的写作时间,学术界主要有天监七年、天监九年两种观点。考察刘孝标在天监年间的行迹不难发现,天监十一年是刘孝标生平思想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以此为界,他由之前的汲汲于仕途功名彻底转向拒弃名利、向往隐逸。这一思想心态的蜕变,是《广绝交论》一文的基本创作前提,该文即作于此年。  相似文献   
70.
巴金《憩园》自问世以来,它的接受可以分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建国后至新时期前、新时期以来三个阶段,可以说,对《憩园》的评论几经起伏和波折。对《憩园》的分歧和争议主要表现在主题、人物和线索三方面,新时期以来,视野的开阔、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及思维模式的变革丰富了《憩园》的接受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