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8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72篇
管理学   1840篇
劳动科学   172篇
民族学   165篇
人才学   260篇
人口学   60篇
丛书文集   4082篇
理论方法论   774篇
综合类   6153篇
社会学   1012篇
统计学   174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506篇
  2014年   1101篇
  2013年   864篇
  2012年   1123篇
  2011年   1218篇
  2010年   1123篇
  2009年   1240篇
  2008年   1176篇
  2007年   1017篇
  2006年   814篇
  2005年   616篇
  2004年   526篇
  2003年   449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十五”计划的主线,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是世界各国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于我国国有经济发展的现状,依据公共产品理论,借鉴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布局和分类,指出了我国国有企业组织形式与其行业分布存在的大体对应关系,并进一步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我国国有经济布局的目标、总体思路及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92.
中国要在二三十年内建立与公有制具有天然联系的完善的、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切实际的。有些人学习市场经济的先进经验,往往一学就变,原因就在于忽视了中华传统文明和革命文明,仅凭动物本能追逐私利。在经济基础日益多元化的条件下,要区分伦理观与经济观,消除双重人格,以提高识别力和免疫力。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决定一国事务的仍是国家主权,参与国际合作的机会成本是从无条件的国家主权变为有条件的国家主权,要使两者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993.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主张把民间信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来认真对待。文章通过回顾民俗学等学科关于民间信仰的研究,指出已有的著述既是我们今后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我们要反思的对象。文章提倡以新的观念开展能够回应这个时代知识需求的调查研究,让民间信仰在公共知识中“名副其实”,不再简单地被污名化;在人们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归其本位”,不再被恶意利用。  相似文献   
994.
城市治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政 《学术研究》2007,(7):63-68
城市治理近年来成为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在对城市治理的含义、城市治理的理论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治理与普通意义上治理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并对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作了探讨,分析了中国的城市治理在实践上的如下方面治理的实施在发展时序和空间上有别于农村;城市治理的政治体制背景;城市治理的实际操作模式;最后,文章提出了今后中国城市治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9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历史、现状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欠帐较多,供给严重不足。农村税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基层政府的财政状况。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既定,重新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论公共财政框架下教育财政制度的变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教育财政也须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指导进行与公共财政框架相适应的改革。在公共财政制度框架下,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事务论共同构成了教育财政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资源配置中公平与效率的选择决定了政府在教育财政中基本职能定位及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7.
1910年南洋劝业会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博览会,它既是晚清社会趋新发展的结果,反过来也推动了晚清社会发展.南洋劝业会通过构建庞大而完整的筹备组织网络和进行民族主义的宣传动员,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中西合璧的展馆建筑和注重社会趋新发展的展品征集体现了一种求新求发展的愿望.作为一项大型的社会公共活动,南洋劝业会不仅促进南京市政建设,而且拓展了社会公共活动空间,使晚清市民社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培育和发展.此外,南洋劝业会所进行的展品审查给奖和品评研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98.
公共投资的经济增长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认为公共投资通过提高私人投资回报率,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的公共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回归的结果认为中国的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在统计上并不是很显著。对该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本文提出的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是加强公共投资管理以提高公共投资效益和在总量上保持国家财政对教育和科学研发投资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999.
在中国20世纪文艺思想发展史上,1942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界碑。这一年,抗日战争进入关键时刻,然而坚守着独立思想的解放区文艺界的现代知识分子却放弃了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权利,从而放逐了思想。如果我们超越具体的历史环境站在整个20世纪文化发展史的制高点上来看,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是现代知识分子和传统知识分子的最大区别,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赋予现代知识分子的灵魂。因此,我们应当向解放区文艺界的现代知识分子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前对独立思想的坚守表示敬意,而对之后他们由于特定战争环境而不得不对独立思想的放逐表示惋惜和理解。但是,我们又必须历史地看问题。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那个关系到民族危亡的时刻,“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救亡图存的民族信念支撑着他们,他们对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放逐为的是抗战的胜利和民族的解放,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历史,毕竟那不是历史的错误,而是历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00.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及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哈贝马斯在 80年代提出的“交往行动理论” ,其实早在他 60年代初的著作中就有了萌芽 ,他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整体思路是 :“公共领域”于 18世纪在西方社会开始出现 ,但随工具理性的过分扩张 ,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统治使“公共领域”渐趋衰落 ,交往理性受到压制。要化解现代社会的危机 ,根本出路在于重建交往理性。本文指出 ,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也适用于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