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5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54篇
管理学   1010篇
劳动科学   114篇
民族学   74篇
人才学   157篇
人口学   49篇
丛书文集   1935篇
理论方法论   371篇
综合类   3690篇
社会学   648篇
统计学   14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593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588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760篇
  2007年   592篇
  2006年   502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从脱贫户获得感维度检验中国脱贫的实践效应。通过对广东省48 村1 518 已脱贫农户的调查研究,发现其家庭人均年收入持续增长且比已知脱贫收入线显著偏高,产业扶贫对收入增长的作用显著;脱贫户基于家庭劳动力人数、老人数和学生子女数等客观需求,多数自觉获得了体现客观机会获得的脱贫政策福利;脱贫户拥有较高的获得感,并没因调查个体的人口特征而存在差异,其显著地与客观需求呈负相关,与客观获得呈正相关,需求既定时客观获得增加,则获得感会显著提升,这意味着新时代基于需求-获得-满足的精准扶贫逻辑具有实践效应。在客观获得确定而需求增加时,获得感会显著偏低,收入的影响作用最大。因此,后脱贫时代需要继续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加强对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乡村教育扶持力度,从外部基础、成人主体内在动力和代际发展潜力来保障和提升脱贫成效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92.
出生于苏州的现代著名海派画家陶冷月,在本世纪20年代初熔中西画法于一炉,以“新中国画”震惊画坛,和徐悲鸿、林凤眠、刘海粟等成为中西融合派先行者,为中国画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从绘画美学角度,分析陶冷月的艺术创新过程和艺术审美特征,说明他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3.
论比的感性源头与思维积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比”与古人感性生活在表层形态上的联系越来越不明显,但是,在更深的层次上,体现于男女双人舞中的那种双方意得心许、“超乎空间力的关系”,却始终受到了格外的重视,并从二人间的亲密、和谐被扩展、提升为社会群体内部的和谐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最后凝结为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智慧。这种变化表现在语言学上,则是比的含义从“匕者,比也,比于牡也”到“比者,密也”的外延扩展。而这一变化过程也正是比法思维从孕含于感性生活到被抽象为一种认识、思维方法的早期生成过程。无论作为修辞手法,还是作为表现手法的形式化的比,都不可能将比法思维之原型所具有的那些感性内容给予完满的表达。因此,比法思维进一步的发展就是在文学艺术领域使抽象化、形式化的思维模式重新化为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主体体验。这是比法思维发展的又一个阶段,亦即它作为具象化的艺术思维的阶段,历来的研究所重视的也正是这个阶段。但是,仅仅止步于此,而忽略了这种民族思维的历史生成,那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后来“比兴”概念特定的伦理教化内涵以及比兴体诗特定的审美特征等等都必须在弄清比法思维历史生成过程的前提下,才可得到根源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以心理学的原理分析在审美活动中人的视觉和听觉的不同特点,了解和掌握审美感官的特点,就可以在美的形象诉诸感官时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可以更有成效地在美的世界里遨游。  相似文献   
95.
篮球传接球“球感”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练习,并提出各种要求,应多触球.练习和基本教学应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同步进行,不可偏一,在此基础上,应加强即时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96.
中国呼唤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不公:城乡受教育机会差距拉大.城市人口拥有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农村人口的281.55倍和323倍。◎二不公:国家名校招生指标对“外省人”不公.外省考生上北大、清华平均分数比北京市考生要高160分!◎三不公:采取各种特招生手段“卖考分”.可以降100分甚至更多。◎三大不公。拉大贫富距离。促使社会不平等.教育不公平。  相似文献   
97.
98.
城市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来自一个城市的经验数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择校引发的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权衡问题是国内学术界近年来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分析表明,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的规范理由虽有市场失灵的考虑,但主要在于公平,教育资源可获得性上的机会平等应该是义务教育政策优先考虑的底线标准。作者以一个城市的公立与公办民助初中为例,调查学生家庭背景对其就读的学校类别的影响。经验数据显示,现行的经济择校已导致学生的家庭背景与他们就读的学校类别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作者建议采用强、弱学校联合办学、增加教育财政拨款和发放教育凭单等政策工具,构建一个公平且具有竞争效率的义务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99.
公平偏好与锦标激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为合约理论认为代理人具有公平偏好,会关注自己的物质收益与他人相比是否公平,因而试图建立包含公平偏好的最优激励合约.在锦标激励中,这种公平偏好一方面是由于参与约束效应会降低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另一方面是由于激励相容约束效应提高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参与约束效应占主导作用,在最优的锦标激励制度下公平偏好会降低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和委托人的期望收益水平.因此积极识别员工的公平偏好对企业制定恰当的锦标激励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顾客消费情感对顾客满意感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作者在广州某高校内的餐厅进行了一次实证研究,探讨顾客感觉中的服务质量、顾客情感和顾客满意感之间的关系。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顾客感觉中的软质量直接影响顾客餐后的正面情感,而顾客餐后的正面情感直接影响顾客满意感;顾客对软、硬质量的期望与服务实绩之差对顾客餐后的正面情感、顾客满意感都有显著的直接影响,顾客对软质量的期望与服务实绩之差对顾客餐后的负面情感也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此外,顾客餐前的情绪也会影响顾客餐后的情感和顾客对自己就餐经历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