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6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1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219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102.
在众多的道德修养方法中,“向里用力”修养方法建基于性善论,强调通过内心反省以培养和陶冶个体道德品质,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考察这一方法的历史沿革及其在近现代的理论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3.
(一)行政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塑党和政府形象的客观要求。所谓行政道德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应确立和遵守的论理道德要求的总称。当前,行政领域道德水准的低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相当一部分公务员公仆意识、  相似文献   
104.
论诚信--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范畴和市场经济伦理的支柱,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风尚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工程。必须加强诚信道德教育,把诚信从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建构社会信用体系,以现代信用制度来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05.
公民道德建设应该怎样进行,这既是理论也是实践的焦点。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中,公民道德观念的建设应当与法制国家的观念建设同步。本文从传统伦理的观点出发,分析了中国当代社会的现状,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综合与分析的思维方法,提出了道德建设的与时俱进、文以载道和统一性三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6.
当代中国公民道德信仰危机是传统理性伦理精神失落而导致的内部伦理价值危机和外部伦理秩序危机.因此需要从内外两个向度合力而为,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重建当代中国公民道德信仰.一方面,要通过公民道德教育系统工程建设来进行内部伦理价值重构.为此,需要在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进行结构层次与序列安排的细化探索,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公民道德教育场域的协同;另一方面,要通过现代伦理国家建设来进行外部伦理秩序的重构.为此,需要进行公民生命与财产安全保障机制建设、公民个体尊严与主体自治权利制度建设、国家公权力的规制与监督体制建设,从而实现道德、法治和民生福利有机统一、彼此联结的外部伦理秩序安排.  相似文献   
107.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包括实践是研究理论的基础,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在实践中检验发展理论。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既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公民道德建设本身的需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应该牢牢掌握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8.
诚信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对青海省不同行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诚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诚信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9.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发展的过程中是需要完善的措施来奠定的,目前日益膨胀式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了充分物质追求的同时,道德建设却落后于社会现状的发展速度。从个人角度来看,人们在缺乏了道德免疫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充当了“社会病毒”的传播中介;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在道德建设不完备的情况下已逐渐形成了社会同化道德底线的局面。因此,对社会公德的建设就是要在道德建设中牢固抓住思想反堕化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0.
食品安全事件当下层出不穷,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公民道德主体性的缺失。公民因道德主体性缺失造成严重的道德冷漠,转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加剧了食品安全事件的此起彼伏。建构我国公民的道德主体性必须从新时期公民道德社会化体系的有效建构、中西道德文化资源的批判性汲取、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塑造方面作出踏实、有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