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2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1068篇
劳动科学   267篇
民族学   74篇
人才学   79篇
人口学   138篇
丛书文集   1132篇
理论方法论   197篇
综合类   2377篇
社会学   246篇
统计学   40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504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2003—2015年分地区(细)分行业数据复原全国城镇职工收入序列,建立收入转换矩阵,测度地区收入流动性,利用2004—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贸易开放度对地区收入流动性及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提升了地区收入流动性;出口依存度对地区收入流动性质量的影响呈倒U形,R&D对这一影响有增强作用并延缓拐点的到来.建议:加快中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发展,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时,应当注重鼓励出口型企业的内迁;东部地区应当注意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增大地区居民收入地位上升的机会.  相似文献   
82.
基于1980-2016年中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年度电力消费数据,采用H-P滤波技术对中国电力消费的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轨迹进行刻画,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MS(n)-AR(p)]模型分析中国电力消费周期在各区制间的动态转移过程,识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消费周期的路径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5年中国电力消费周期的区制分布情况。研究发现:(1)中国电力消费增长率的波动程度自2003年明显缩窄,且从2007年开始进入下行周期。(2)中国电力消费周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向着其收缩期和扩张期跨越。且中国电力消费处于"低速增长区制"的年份往往对应着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趋缓的大环境。(3)2014-2015年中国电力消费向其收缩期转移的迹象明显,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5年中国电力消费整体上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83.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线,甘肃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把握这根主线,改变以招商引资为重心,以总量扩张催生产业的传统路径,实施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依托优势资源和产业,围绕重点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东西共建产业园区,打造承接载体,以各具特色的开发区为配套,建设重点产业承接区域新路径,做到科学有效承接。  相似文献   
84.
杨逸南 《现代妇女》2014,(6):132-132
风险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即指人们因对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引起的后果与预定目标发生多种偏离的综合。合同标的物风险是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时,风险由谁承担的问题,是风险负担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买卖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者冯大同认为:"买卖法的目的就在于把基于合同关系所产生的各种损失的风险在当事人之间分配"。随着经济的日趋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各国、国际组织对对外贸易相关的法律都十分重视,相关国际公约和贸易惯例对风险负担规则做了详细的规定。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标的物风险转移的规定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对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转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合同法制度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5.
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与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 《经营管理者》2014,(25):121-122
正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以及城镇转移,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南京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和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对农村劳动力需求量也不断扩大。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相关政策并采取措施,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发展。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和瓶颈问题。如何抓住机遇、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和水平,促进农民转移和增收,提升城市的城镇化格次等等问题,值  相似文献   
86.
产业转移承接地对拟转移产业是否具有吸引力,不仅取决于承接地在土地、交通、通讯、电力等方面的硬件环境,更取决于承接地所具备的人力资源软环境。衡阳市地处我国中南部,硬件环境优越,但人力资源软环境存在不足,对之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进而构建对转移产业具有吸引力的人力资源软环境,将有助于增强衡阳市对转移产业的吸引力与凝聚力,最终促进衡阳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7.
梁振涛 《决策探索》2014,(20):50-5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近年来,河南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但从总体上来看,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政府在转移人口中的促进政策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严重制约了转移人口的质量和水平。本文在对河南农业人口转移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中作用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8.
正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一个合家团圆的好日子,也是一个庆祝一年好收成的丰收节日。现在的年青人都知道,吃月饼、赏月是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不过,在湖北恩施建始土家族过中秋节时还有一个风俗习惯,已经渐渐地被人们遗忘了,那就是摸秋。摸秋的由来已无法考究,但建始在清代就流行这种习  相似文献   
89.
正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源地和实践地,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坚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福建,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福建在行动。一、"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福建发展新阶段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90.
基于三阶段DEA-Tobit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金融支持技术转移效率进行测度,并与其他典型区域进行对比,对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判识。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的金融支持效率为0.343,远低于京津冀的效率水平;(2)在长江经济带内部,受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水平、政府科技创新支持等环境因素影响,不同省市效率差异明显,效率最高的湖北省为0.514,而最低的贵州省只有0.08;(3)通过Tobit分析发现,在同一外部环境下,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技术转移机构占比是影响金融支持技术转移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提高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的金融支持效率,应进一步优化区域金融要素投入,强化高技术企业研发需求,完善技术转移市场体系,提升技术转移机构的技术管理效率与专业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