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68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37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土地做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我国行政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占着主导的位置,因此,合理的使用土地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企业或是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关系到我国的长期发展和持久繁荣.从企业方面讲,土地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也是从事经营商业活动必不可缺少的.土地使用权取得及转让时的会计和税法处理方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用地企业的效益经济.  相似文献   
72.
资源利益分配是建构生态文明矿区的一个核心问题。从发生学视角透视,资源利益分配的政策偏离与结果异化为矿区贫困问题"再生"提供了解释逻辑。通过对乌蒙山矿区H村E组农民生计问题进行考量后发现,国家以"顾全大局"的名义将矿区作为"局部利益",弱势的农民一直处于被牺牲的"局部"陷入"生存困境"。建立健全矿区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建设,完善资源利益的共享机制,调整并形成新的利益分配格局实则矿区深度脱贫开发的关键之举;从顶层设计上搞好制度设计与政策安排,可弥补矿区农民的利益损失规避贫困"再生"。  相似文献   
73.
敦煌艺术的"再生"哲学命题是"敦煌哲学"(分支"敦煌艺术史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丝路花雨》的创演成功,实现了敦煌艺术从洞窟到舞台的转换,引发了古老敦煌艺术的"再生",并促动了敦煌舞派的产生。面对当代敦煌音乐和敦煌戏剧还缺乏内在系统特征,没有形成可资传承的流派的窘况,以及敦煌文化创意舞台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情况,敦煌艺术哲学的研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4.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在西方生态伦理学理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罗尔斯顿提出的那些自然价值的形式绝大多数都是基于人类价值评价维度基础之上的,因而,罗尔斯顿的价值哲学并没有把他所坚持的自然价值的观念贯彻到底。当代信息哲学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包容自然价值和信息价值的价值定义:“价值乃是事物(物质、信息,包括信息的主观形态---精神)通过内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所实现的效应。”我们应当遵循自然价值(天道价值)高于人道价值的价值理念,从自然本体出发把自在价值、自为价值和再生价值确定为价值的三种基本形式,并确立自在价值在价值现象中的本原性和基础性地位。立足于自然价值和物质-信息双重价值维度的全新价值哲学能够成为生态伦理学和人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切近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75.
文学和文学翻译作为特殊的语言形式,整个语言活动都具有反逻辑的诗性功能。就文学翻译而言,语言哲学与翻译诗学相互渗透交融,形成宏观的文学翻译诗学,具体实现路径包括突显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明确文学翻译是一个意义再生的过程;将文学翻译放置在宏观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追寻文学翻译文本中权力话语的作用;建构文学翻译诗学中的伦理支撑等。语言哲学维度下的文学翻译诗学建构拓展了翻译研究的外部因素和方法,彰显了文学翻译的灵活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对文学翻译研究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6.
本文重点介绍真空辅助压浆技术在新建铁路重庆至利川线土建工程第Ⅲ标段蔡家沟双线特大桥(80+3×144+80)m双线刚构连续组合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7.
陆贾是对岭南的文明开发卓有贡献的历史人物,两千年前留在岭南最重要的史迹遗址,是位于广州荔湾区西村的"泥城"。一处人文遗迹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历史思考与未来取向?纪念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教育性价值,是一切人文史迹共有的特征,"泥城"当然也不例外。以体现人物精神思想为中心,以人文史迹及其环境为物质载体,构建供人们瞻仰、缅怀、发思古之幽情,供人们休憩、审美、抚今追昔而探索更美好将来的公共园林,可是对古人、今人、未来者皆为美事的举措。  相似文献   
78.
邹鲁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春秋古国史研究为基础。学界首先把"邹鲁文化"作为具有先秦儒学特色的区域文化概念来讨论,随后又将其视为孔孟正统儒学的代名词,并对这一概念不断回溯,邹鲁文化也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脉络清晰、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近年来,随着邹鲁故地的文化复兴,学者开始关注文化的传播与再生,民俗、非遗、礼乐和教育都成为具体的表征问题。邹鲁文化研究应当突破区域化和单一学科的束缚,从研究材料上重视地方性文本、从研究方法上寻求跨学科的突破、从研究问题上贴近当代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79.
20世纪下半叶,西方学界文艺复兴研究的中心发生了由欧洲至美国的“跨大西洋洲际转移”,汉斯·巴龙、菲利克斯·吉尔伯特和保罗·克里斯特勒三位德裔犹太学者在此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三位学者的学术背景和治学路径既有共性又存殊异,他们凭借各自在文艺复兴研究领域的标志性贡献,共同谱写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美利坚制造”的浩荡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80.
《社区》2017,(7):7-7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印发《“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